李自明
白宮用一道道禁令,明刀明槍地打響了針對中國企業的圍堵戰。被白宮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5G全球領導者華為,首當其衝,成為美國圖謀施壓中國經濟的第一個封殺對象。為回應外界關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深圳總部接受媒體訪問,150分鐘回答了42個熱點問題。長逾2萬字的採訪實錄一經發佈,立刻高居各大熱搜榜第一名。任正非在採訪中表現出的格局、自信、底氣,也瞬間圈粉無數。
「一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這樣的格局、這樣的胸懷、這樣的底氣,中國何愁不能在這場事關國運的貿易戰中勝出?」自明身邊的高人連用三個這樣,表達對任正非的折服。
細節決定成敗,格局注定成功。面對華盛頓的瘋狂絞殺,華為見招拆招,充分表現出世界級企業應有的篤定和理性。在訪談中,任正非始終把合作多年的美國企業視為最珍貴的朋友。他坦言,儘管華為自己的芯片成本低得多,但還是高價買美國的芯片。因為華為不能孤立於世界,應該融入世界,要共同建設人類信息社會,而不是孤家寡人來建設信息社會。
「這幾句話折射出任正非自身所擁有的戰略格局」。高人朋友說,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開大合,既受到自由市場經濟的洗禮,又得益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熏陶。儒家文化倡導的心懷四海、世界大同和市場主導的資源優化配置,正是任正非的戰略格局形成的文化基礎和外部環境。中國領導人在國際上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說,任正非的格局觀,正是中國胸懷的最生動的民間註解。
「特朗普對世界自由貿易體系的隨意踐踏,源於美國優先的盲目自大,任正非的自信,卻是由實實在在的遠見和所擁有的領先技術支撐而起。」高人朋友說,對於美國政府的招數,華為早已在多年的國際競爭和不斷學習中,了然於胸。
任正非在這次採訪中也直言,十九年前他和他的團隊就預見到,會有這次劫難。於是擲下重金招攬團隊,為華為打造了核心技術備胎。當美國商務部突然宣佈「極限絞殺令」,華為麾下的海思半導體就立即宣佈,啟用花費十餘年投入研發打造的備用方案。華為技術「備胎」一夜轉正的消息,鼓舞了無數對貿易戰前景悲觀的人。毫不誇張地說,華為憑借長期以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戰略遠見和奮鬥創新精神,為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奠下了堅實基礎。
華府的政客們不僅過於低估了華為,也低估了美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高人朋友告訴自明,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中國年輕一代,所釋放出來的巨大消費能力,正在取代美國嬰兒潮時期的人口,成為全世界的消費主力。與此同時,繼續深入改革擴大開放,也已成為中國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共識。當全世界的政府和企業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在中國市場尋求一席之地時,美國短視的政客為了眼前的選舉考量,竟要錯失這一黃金機遇、棄巨大商機於不顧,在美國企業和中國市場之間人為製造鴻溝,實在蠢笨至極。
美國封殺華為,並不會讓美國更安全,更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昂貴落後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時代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將來有一天,他們後悔都來不及。」高人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