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回歸升旗禮酒會舉行 強調汲取教訓改善施政作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川)香港特區政府昨晨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酒會上致辭時表示,她會汲取近日事件的教訓,改變政府的施政作風,包括安排更多時間親自會見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士;透過不同途徑主動接觸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聆聽他們的心聲;加強政府整體就不同政策或社會關心的議題,「我知道政府要改善的還有很多,我們會繼續吸納社會的意見,持續改善政府施政。」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升旗儀式昨晨8時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陳道祥、政治委員蔡永中,以及中央駐港機構代表、特區政府官員、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等出席。受天氣影響,嘉賓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室內觀禮。
五點工作革新 聆聽青年心聲
在國歌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冉冉升起。特區政府兩架直升機分別懸掛國旗和區旗飛過維多利亞港上空,消防處滅火輪噴灑着水花駛過維港水面。
在升旗儀式結束後,林鄭月娥在酒會上致辭時表示,「近月發生的事,令市民和政府之間產生矛盾和紛爭,也令我徹底明白,作為從政者,不時都要警醒自己,要準確掌握民情。我亦深切體會到,縱使有良好意願,也必須要開放包容;縱使政府須重視行政效率,也必須耐心聆聽。」
經過這次事件,她表示會汲取教訓,確保政府日後工作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積極回應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所求。「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政府的施政風格需要改變,要變得更開放、更包容,聽取民意的工作要革新。這些工作刻不容緩,會由我開始,包括:
-我會安排更多時間,親自會見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士,讓我保持政治觸覺,掌握社會脈搏;
-我會透過不同途徑主動接觸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聆聽他們的心聲;
-我會加強政府整體就不同政策或社會關心的議題,與不同人士溝通,並進行更全面、準確、及時的民意分析,以更好地掌握民情;
-我和團隊會進一步加強行政立法溝通,目標是提早在政策醞釀階段,了解不同黨派議員的關注,並在政策細節制訂時的不同階段跟議員商討,吸納意見,促成良性互動;及
-我會確保政府內部在制定政策時審時度勢、反覆推敲,在執行時部門間充分協調,使政策利民便民。」
林鄭月娥承認,「我知道政府要改善的還有很多,我們會繼續吸納社會的意見,持續改善政府施政。」
改善經濟民生 提升香港優勢
她並強調,香港目前面對的問題非常多,外圍環境不穩,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化解,香港經濟的下行風險正日益增加,「大家需要投放精力,做好防禦工夫,適當應對。政府的工作不能停頓下來。......未來我們亦要做許多改善民生的工作。我們要進一步改善教育、醫療,為青年人提供更多機會,增加安老、幼兒等社會服務,以至處理最棘手的房屋問題等。」
林鄭月娥指出,回歸22年,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雖然經歷不少變遷、起跌,但總體而言,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在「一國兩制」下繼續發揮「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在「一國」之下,香港受惠於國家改革開放,在社會、經濟和民生各領域得到更加大的發展和增長空間;在「兩制」之上,香港回歸後仍然是世界公認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基本法充分保障香港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她強調,要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把握香港的各種優勢,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些工作都需要我們一起籌謀,同心協力。持不同意見、擔當不同崗位的每一位香港人,都愛護這個地方,珍惜彼此一直重視的價值。「我和特區政府一定會加倍努力,讓大家重拾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