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近日上海清算所接連披露多起債券違約情況,其中既有首次出現違約的發債企業,亦有已經多次違約的「舊面孔」。從統計來看,今年以來債券違約呈現加速勢頭,信用債違約量較去年同期增220%。業內分析稱,當前信用領域雷區仍多,其中激進擴張的民企成為債券違約重災區。
上清所近日披露中城建、精功集團、勝通集團及康得新的四隻債券違約違約情況,中城建此次是18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現違約,但這並非中城建的第一次違約,如算上公司過去的違約事件,累計債券違約金額高企超過百億元規模。另外,勝通集團雖然此次違約債規模僅為5億元,但公司目前處在破產邊緣。康得新情況亦不好過,不僅股票停牌,同時是年內第四次債券違約,此次發債規模達10億元。
實力雄厚公司也有違約
「已有前科」的企業發生違約可謂意料之中。但此次上清所披露信息中,還出現了一家實力雄厚的、並擁有3家上市公司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公司違約的債券為「18精功SCP003」,發行總額10億元,本息應兌付10.52億元。違約信息一經公開後,精功集團主體信用等級連降多級,大公評級直接將其從AA-級調整為C級。
其實上述4隻違約債僅是今年以來債券違約的冰山一角。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共有97期債券發生違約,涉及42個發行人,債券餘額約700億元。另有媒體統計到,截至今年7月7日,信用債違約量較去年同期增220%,涉及金額564.67億元。
海通固收姜超認為,今年以來信用領域雷區仍多,民企債券違約仍甚。截至7月17日,19年新增的24家違約主體中,民營企業共有21家,佔違約主體數的87.5%,較去年的82%進一步提高,共涉及債券餘額469億元。姜超分析稱民企違約主因在於企業激進擴張遭遇金融去槓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