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痛東方之珠失色 冀回歸法治與多元
法治、自由、多元包容是香港引以為豪的核心價值,也是吸引李亞穎和朋友們來到這裡的主因。儘管長久以來,他們一直被稱為「港漂」,但是在心中,這裡早已是家。在成長的日子裡,他們為國家發展而自豪,也為腳下這片溫暖的土地長久以來堅持的核心價值驕傲。李亞穎說,過去兩個月發生在香港的暴力事件令自己和朋友們心痛。希望在這裡扎根的「港漂」們紛紛表示,祈願家園能夠盡快恢復秩序,繼續理性前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才瑛 圖:受訪者供圖
「(在香港)人人都可以理性表達自己的立場而無需顧忌。」提起選擇留在香港的動力,來自雲南省的26歲「港漂」李亞穎如是說。7年前,初到港讀書的李亞穎對粵語一竅不通;而如今,她已說得一口流利粵語。
曾在社會團體組織工作的她喜歡香港的包容,小到興趣愛好大到理想信仰,都有可以容納的集體和組織。
立場異受攻擊 令人心寒
2014年「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簽署,李亞穎說,自己和朋友一起去簽名反「佔中」,「結果我們要簽名的時候被告知,我們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所以不能簽署,我還覺得特別遺憾。反倒是聯盟成員在勸我們『沒關係的,你們的聲音我們聽見了,感謝你們』。但如今暴徒禍亂香港秩序,與暴徒立場不一致的撐警言論和行為會受到暴徒惡意的人身攻擊時,我感到很寒心。」
以暴力毀法治 基石何存
說起香港的多元性,在生物技術公司工作的28歲青年李勇志表示讚賞,香港在生物技術這個領域給予了很多政策鼓勵,既引入內地高學歷的人才,又組織各種交流活動去內地學習。他坦言,因為起步晚,本港的生物技術水平相對不及內地,但香港在積極地填補自己的不足、發揮長處。
李勇志說,自己日前去蘇州一間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業務對接,他發現香港的管理流程相對更嚴格規範。「比如內地在培養細胞時,在蛋白質指標上沒有明確的數據標準,香港則是每一個步驟都有硬性標準和要求。」他並表示,「做我們這行,達到行業標準的樣品有助於得到更精準的研究數據,更何況香港向來以法律制度健全完善享譽國際。既然法治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同為香港人的黑衣暴徒就不該破壞這塊維繫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石。」
護家園爭未來 青年有責
來自東莞、已經取得永居權的萬嘉敏是一名在讀社工專業的學生。她譴責日前黑衣人暴力衝擊立法會、破壞國旗國徽辱損國家尊嚴、干擾機場正常運作等惡劣行徑重創香港經濟秩序。「沒有法治何來安寧,香港要怎麼發展?」
萬嘉敏曾在非政府福利機構工作過,她毫不吝嗇地讚賞香港完善的社會福利體制,尤其是養老。她說:「社區中心(長者地區中心)每個月會出一個活動安排表,這些活動分佈在香港不同的日間活動中心,對於身體情況良好、平時住在家裡的老人,社工會進行電話通知,並根據老人情況向他們推薦適合的活動,讓他們前往日間活動中心參加,多和朋友交流。而對於住在老人院的身體情況相對不理想的老人,老人院的社工會適時邀請義工、教會舉辦不同活動讓老人參與交流,社工也會不定時開設各種小遊戲和老人互動。」
萬嘉敏續說,香港相對完善的養老福利能照顧到長者的尊嚴,「因為可以保障到身體情況不同的老人,有24小時服務的老人院,照顧到生活難以自理、情況不理想的老人;有提供日間服務的日間中心,如子女白天上班,擔心老人在家得不到照顧,日間中心能協助他們保持最佳的活動能力;還有身體情況理想的老人如需要看醫生、取藥,社區中心可以基本滿足他們的需要。」
對於黑衣暴徒的所作所為,萬嘉敏表示,自己很傷心。「香港是他們(暴徒的)家,也是我家,希望他們趕緊收手。老齡化已經愈發嚴重,社會負擔更是擔在年輕人身上。而此時的他們,不但不求上進,還在阻礙經濟發展。他們口中標榜的為了香港未來只會毀了香港。」
「真民主可容各方觀點」
喜愛健身令李勇志結識了不少港人。他說,自己認識的一對本港夫婦,丈夫是土生土長的港人,妻子是嫁來香港的內地人。兩地政治體制和價值觀的差異確實給這對夫婦帶來了挑戰。
李勇志說:「香港人很看重民主自由的權利,內地人更在乎的是和諧穩定,所以他們對於香港目前的政治民生環境有不同的見解,因此雙方也容易產生衝突。」
無謂爭勝負 籲「和而不同」
而另一名被李勇志形容為「對事件看得很透徹的智者」的港人朋友從比較全面的角度進行勸解。
李勇志說,該名港人朋友的觀點是,自由並非無限制,而是規範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的、在不破壞法治的前提下的自由。而真正的民主也是能夠容納各方觀點,包容彼此的經歷和感受。香港的多元民主就在於它中西文化的兼收並蓄,雙方在融入彼此生活時,應該體諒和接納兩地文化差異,與其爭出個勝負激化一家人之間的矛盾,倒不如尊重彼此見解,在理性討論中消除誤會,和而不同。
李勇志也表示,相信香港未來的政治民生會往正面的方向發展,只要大家能夠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討論,不再以激進暴力的方式表達訴求,矛盾總是可以解開的。
「多數市民很友善」
「剛來香港的時候覺得香港是座冷漠的城市,點個餐服務員都一臉不耐煩,彷彿你上輩子欠了他錢。但慢慢地,我也發現了大多數香港市民其實很熱心很友善。」在香港英國保誠公司就職的馬正在香港生活了7年。和許多「港漂」一樣,剛開始在香港生活時,因語言不通等差異所引發的誤會和不快經歷,曾讓她陷入迷茫。
工作團隊有歸屬感
「但保險業有足夠的包容度,他們不特別強調你的個人背景,也不硬性要求你要有幾年的工作經歷,更不會糾結於你會不會『倉頡輸入法』......」馬正說自己一開始也帶着抵觸的心而加入,但隨着學習的深入,在和團隊導師同事們的相處中感受到了團隊的關愛、並有了歸屬感。「他們用真誠又積極向上的精神感染我,比如團隊負責人會自費數千元港幣為新人組織活動,鼓勵你加入各種各樣的交流中,結識各色人物。讓你通過在台上的分享建立自信,也在不同的比拚環節中相互競爭進步。」馬正說:「這樣的凝聚力使得香港的金融服務行業會以更加正面和可靠的形象面對消費者,成為這個社會的保障。」
正義力量應團結
積極向上和開放的團隊精神及文化是香港社會的一個縮影,也是香港能繁榮的原因之一。對於目前香港出現的暴亂,馬正表示,這些黑衣暴徒也陷入了迷茫,因此正義的力量更應該團結起來去影響和感化他們,讓他們迷途知返。
守法有序本是香港驕傲 雲南女生:教育理念很重要
居港7年,李亞穎對香港的生活、教育理念很認同。「香港的教育我一直覺得是做得很好的,無論是家教還是學校對合作意識的培養,都是很值得內地學習和發揚的。」李亞穎說。
「香港的父母在家教上做得很到位,特別是在乘搭地鐵或者巴士時,小孩子都是安安靜靜和父母坐着,或者在一邊看書,不會吵鬧。但在內地,很少能見到孩子這麼守秩序,他們不是吵吵嚷嚷就是到處亂跑。」李亞穎憶述,自己之前在搭巴士時,坐在一個抱着小孩的女士身邊,小孩亂動了幾下,腳不小心碰到了她,女士馬上就捉住了孩子的腳,連聲向她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然後低聲在孩子耳邊說:「你不可以亂動,會踢到姐姐的,稍微再坐一會,我們就快到了。」李亞穎說,自己將來也會這樣教育子女。
老師切勿誤人子弟
然而,對於暴亂事件,李亞穎說:「很多學校將政治捲入其中,讓『三觀』還沒有形成的孩子受到誤導,被鼓動上街身處險境。」她說,自己見過一個帶着弟弟妹妹上街遊行的小男孩,「一問才知道,小男孩上中一,沒有父母帶着就領着弟弟妹妹出來了,多危險啊。」她氣憤道,還有朋友在地鐵上見過帶領一幫學生罷課去遊行的老師,「這不是誤人子弟嘛,老師該教書育人的時候,卻將政治帶入校園,讓教育失去一片淨土。」
「雖然目前的香港正在經歷黑暗,但我相信香港人所展示的正面和積極的一面是不會丟失的。」李亞穎說。
【特稿】自發護旗 責無旁貸
8月5日晚,尖沙咀碼頭外的五星紅旗又一次被拆下扔入海裡。當晚,多批次愛國愛港人士聚集在那裡,兩次升起了國旗。在港6年的李勇志氣憤地表示,「我覺得應該要做些什麼。有朋友就提議當晚11點去把國旗升起來。我當時也很想參與,但我那天因為有事,趕過去也來不及了,朋友大多數擔心太晚去會有危險,就讓我第二天早上再去。」
「早上6時50分左右我就到了」,李勇志表示,翌日早一批愛國愛港人士在尖沙咀碼頭唱國歌的行為是自發的。「現場大概幾十人吧,因為(微信)群裡有人呼籲,大家就紛紛抱團過來參與了。」李勇志稱,「本來聽說黑衣人慫恿同夥當天(6日)繼續來破壞國旗,我還挺擔心他們會再把國旗扔到海裡的。結果,我來的時候看到國旗迎風飄揚,在灰霾的天空中揚起一抹亮麗的紅色,所以感到特別欣慰。於是我們7點多就在國旗下唱起了國歌,氣氛很熱烈。」
李勇志稱,唱完國歌後,他們留意到有戴着口罩的黑衣人在附近徘徊,但沒有別的什麼大的舉動。有來自屯門的區議員在現場發聲,表示香港的愛國者會堅定守護國旗的決心。「還有愛國愛港人士在呼籲市民,在看到國旗國徽受到損害時要出手保護。」
李勇志亦表示,「我明白黑衣人想引人注目來表達訴求,但他們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在公然踐踏祖國尊嚴,也是對國家主權安全的一種破壞。國家若是沒有良好的治安,香港更不會有繁榮的今天。希望他們可以和平理性通過討論來表達訴求,而不是破壞國家法律和香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