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屢為貿戰「添柴」 專家籲返磋商軌道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針對美方近期正式宣佈將對約3,000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中方23日被迫出台對美貿易反制措施。美方24日宣稱要提高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海外專家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方採取反制措施是對美方貿易霸凌行為的必然回應。美方挑起並不斷升級中美經貿摩擦損人不利己,不僅讓美國自身經濟遭受損失,而且拖累全球經濟。美國應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回到磋商解決分歧的軌道上。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挑起並不斷升級貿易戰,引發中方反制,這在短期內造成了市場動盪,長期看將影響消費者信心,最終讓美國企業、工人和農民遭受損失。
避險升溫 紐約金價6年新高
受經貿摩擦升級影響,23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顯著下跌。同時,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價格下滑,金融市場避險需求急劇上升,紐約金價當日創下2013年以來最高收盤價。
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1月交貨的大豆合約收於每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約重27.2公斤)8.56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25美分,跌幅為1.41%,創近三周新低。
國際資產控股公司美國福四通集團首席商品經濟學家阿蘭.蘇德曼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進一步加重了市場負面情緒,市場悲觀情緒蔓延,引發大豆期價大幅下滑」。
美國大豆協會會長戴維.斯蒂芬斯說,一年多以來,美國大豆協會一直強烈呼籲盡快結束美中貿易爭端,貿易爭端不僅嚴重影響美國大豆的銷量,而且令美國大豆種植者處境十分艱難,他們不僅囤積着上一季未售出的大豆,還有新一季的大豆。
「美經濟衰退」說法流行
德新社23日刊文指出,在大多數經濟學家看來,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使美國經濟和消費者付出了代價,加上經貿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美國經濟增長在放緩,關於美國「經濟衰退」的說法開始流行。
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高級副會長戴維.弗倫奇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在當前環境下,企業不可能規劃未來。美國政府的做法顯然不會奏效,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不應承受更多關稅。」
美國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也向路透社表示,美方挑起的貿易戰將使美國經濟陷入低谷。
美製造業PMI跌穿榮枯線
國際諮詢機構IHS馬基特公司22日公佈的最新統計顯示,8月份美國製造業PMI跌至49.9,十年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美方近期公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工業產出和製造業產出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已陷入「技術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