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惠寧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省(區、市)系列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西省累計生產煤炭192億噸,全國四分之一的煤炭出自山西。如今,山西省正在落實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現從「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頭兵」的歷史性跨越。山西省省長樓陽生介紹,山西正在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70年來全國四分一煤晉產
駱惠寧介紹,70年來,山西能源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山西生產的煤炭70%外調,覆蓋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份,曾點亮過全國一半的燈,全國四分之一的煤炭出自山西。現今,山西已堅定走上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之路,煤炭領域正在「減優綠」,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對煤炭的依賴已經降低。當前,山西正抓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現從「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頭兵」的歷史性跨越。
日前,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駱惠寧表示,這是國務院賦予山西新的國家使命,山西開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嶄新歷程,定下了努力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主要目標。
對接大灣區積極轉型發展
2019年上半年,山西新能源裝機佔比超過30%,能源生產和消費正朝着革命性方向挺進。近兩年,山西全省煤炭年均增長1.9%,遠低於全國增長水平。山西省煤炭去產能工作已走在全國前列。
在構建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方面,樓陽生表示,山西省展開了系列舉措,包括積極融入國家大戰略,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開闢大通道;加快開發區、口岸、綜合保稅區、無水港等開放平台建設打造大平台;建設大都市;開展大招商;外貿大提升。
駱惠寧表示,近幾年山西經濟從斷崖式下滑、到走出困境、再到轉型發展呈現出強勁態勢和生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