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曼玲及新華社報道,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經濟建設戰線的傑出領導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葉選平同志,因病於2019年9月17日12時50分在廣東逝世,享年95歲。
出生於1924年11月的葉選平是開國元帥葉劍英長子,祖籍廣東梅縣。15歲時,他北上參加革命,隨後在延安自然科學院機械系進行了四年的專業學習。畢業之後,他先後輾轉在延安、瀋陽、北京等地的一線工廠從事技術工作,直至1973年進入北京市機械局,並於1978年出任國家科委三局局長。
1980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在南方拉開帷幕,葉選平授命南下出任廣東省副省長兼省科委主任。他上任後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直接促進「廣東省計算機中心科技情報研究所」的興建,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一件大事便是積極促成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規劃建設。當時中國尚無籌建大型核電站的經驗,專家們對於廣東興建與否、經營方式、採取何種反應堆型、發電機組的裝機容量等問題上,意見很不一致。面對諸多尖銳、敏感的問題,葉選平善於聽取各方意見,並親自研究各種技術資料,認真測算、對比分析後,取長補短,拍板定案。對於誰擔任這座耗資四十多億美元的中外合營企業的總經理,有人以「主權問題」為由反對由外方擔任。主管此項工程的葉選平當即決定:「誰有經驗有能力就讓誰當!」顯示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改革魄力。
1983年,葉選平擔任廣州市市長、市委副書記。34年前,其父葉劍英曾率部南下,廣州解放後,任市長兼廣東軍區司令員。父子二人先後在同一個城市出任市長,實屬罕見。
作風務實嚴謹 為人低調親和
1985年,已過花甲之年的葉選平晉升為廣東省省長、省委副書記。隨後,他積極推進廣東經濟體制改革,在物價改革尤其是放開糧食市場方面,可謂不遺餘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節,物資流通日漸順暢,價格逐漸趨向合理,廣東的價格改革在全國率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經歷,促使葉選平形成了務實嚴謹的工作作風。他恪守「任何經濟活動都要尊重價值規律,任何改革措施的選擇都要有尺度」的信條,要求各部門對經濟管理要做到「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要量力而出。治家是這樣,治國也是這樣。」他反對搞「赤字財政」,認為「有錢晚花固然有損失,像地主老財把錢埋在地下一樣;但是,亂花、花錯了錢損失更大。要看準了再花,把花錢的本事學得好一些。」
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施政風格,讓葉選平贏得了「實幹家」的美譽。他一再強調,對宣傳廣東的成績要低八度,而對存在的問題則要求講深講透。
1991年4月,葉選平在七屆全國政協四次會議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並在此後連續擔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離開廣東之後,他對南粵的發展依舊傾注了大量的關心和牽掛,不時親自返鄉出席一些懇親活動,也經常在黨代會及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廣東團討論會,了解家鄉的建設進展,闡述對改革的思考和對廣東的期待。
作為改革開放事業重要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他曾如此歸納廣東的先行先試經驗--凡是中央提倡幹的,一定要幹好;凡是中央規定不能幹的,肯定不幹;那些還沒有明確的領域,我們就去摸索,先幹了再說。「我的總結是,認認真真做貓,把老鼠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