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四招保透明 籌深度對談

2019-09-27
■林鄭月娥舉辦首場社區對話會,與150名巿民對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林鄭月娥舉辦首場社區對話會,與150名巿民對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網上直播兼有手語翻譯 現場監察分區抽籤提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出席首場社區對話,整個安排不但公開透明,更誠意十足。香港文匯報記者觀察,特區政府是次用了4招保證公開透明,一是全程網上直播,二是配上手語翻譯,三是即場在透明膠箱抽籤抽出發言市民,四是分座位區域抽籤。在現場聆聽了市民希望對話會更即時互動、冀有更多時間的意見後,對話會除了即時加抽一輪對話外,林鄭月娥亦表示未來將舉行深度對談,並由工作人員即場蒐集有意出席者的聯絡資料,強調一定會與大家聯繫。

林鄭月娥昨日在開場白以至對話過程中,多次感謝市民出席社區對話。她坦言,明白今日香港環境「不是很簡單」,市民對政府或她本人的信心下降、社會頻繁出現暴力抗爭行為等,都是不利對話的環境。但她強調,無論多艱難,直接對話都要開始,既要聽市民感受,也要作回應和分享,向大家講未來會怎樣。

她並強調,未來會繼續舉辦對話活動,冀市民多多參加。作為首場對話,市民提出的意見、覺得可以改善的地方,特區政府都會考慮,絕對不是「公關騷」。

「黃絲」提問多 證非「做媒」

煽暴派一再聲言昨日的社區對話「無意思」、「做政治騷」、「做媒」,但現場被抽中發言的30名市民中,約22人可被歸類為「黃絲」,另有4人為「藍絲」、有3人關心香港國際地位和盡快止暴制亂的問題,另有一人自稱為愛國愛港的「和理非」。從發言者的組成可見,「做媒」一說不攻自破。

從昨日對話中,特區政府還用了4招保證公開透明,一是全程網上直播。昨日在對話會開始前,特區政府已在政府新聞網的facebook專頁作直播,共有2.8萬人瀏覽,而不同媒體亦可以直播轉播,令對話會的情況佔據了昨日香港社交平台的黃金時段。

二是配上手語翻譯。社區對話的直播版中可見,有兩名手語翻譯輪流上場,照顧不同市民的需要。

三是即場抽籤。就所謂「做媒」一說,特區政府昨日先以透明膠箱收集市民的編號,膠箱全程放在當眼位置,受全場監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治助理吳璟儁每輪抽籤,每張籤都確認了中籤者及毫無爭議後,才會抽下一張。

四是分座位區域抽籤。為了盡量平均公佈中籤者,是次大會將150名市民劃分為3個座位區,每區輪流抽籤,確保發言者平均分散。

順應要求加6發言名額

雖然已做了不少措施,但也有出席市民對對話會有意見。不少人提到150人、中籤者3分鐘的發言時間太少,特區政府亦在徇眾要求下加抽一輪共6個名額,讓更多市民有機會發言。

有出席者聲稱,是次對話應是一問一答更加互動,而非聽完一輪意見後再統一回應,質疑林鄭月娥無心互動後,林鄭月娥亦即時站起來回應,表明自己願意互動,並表示將來會舉辦一些深度互動的對話形式,長達3小時,每場10多個人,「你們有興趣,我們可以安排。」在社區對話結束,政府方面亦即場呼籲有意參加深度對話的市民留下聯絡資料,並強調一定會與大家聯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