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嚴子陵、伍子胥與富春江

2019-10-23

付秀宏

富春江自然之美,名聞海內外,盡人皆知。富春江的人文歷史之美,更為雋永耐讀,其最早發源於嚴子陵。世人知陶淵明甚於嚴子陵,皆因陶淵明是文學大家,嚴子陵則為高格名士,文學作品代代傳播,所以文學大家遠比高格名士聲隆於後世。

以釣魚而聞名於中國史冊的高格名士有兩人,一是姜子牙,再就是嚴子陵。姜子牙以直u釣魚,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釣的是王侯,等待的是機遇,究其心智,還是一種入世的圖功立業的心態。嚴子陵卻是一種真心懷抱大自然的清高,他不是沒有時運,也不是得不到當權者的賞識。

嚴子陵年少時曾在洛陽求學,結識了還是一介平民的劉秀,兩人結下了很深的情誼。這正是王莽篡位的時候,不少文人大儒擁戴王莽代漢而立,嚴子陵對此極為鄙視,毅然回到家鄉富春江隱居了起來。劉秀取得天下後,派人尋找嚴子陵。光武帝劉秀一再相邀,嚴子陵多次婉言謝絕,只能說明恬淡是他的本性。

不管是嚴子陵,還是陶淵明,他們的隱居是寄情山水的恬淡情懷,他們的淡泊是沉醉山野的生命選擇。置身於大自然的心靈深處,他們成為了大自然氣息的延展,挾裹豐稔的感情、思想和姿態,憑茞鋤、垂釣的養家避世之舉,有喜無哀,其心可鑒。這才是「真隱士」。

光武帝劉秀幾次三番去請,最終嚴子陵答應與劉秀在洛陽一見。野史記載,其時,光武帝坐朝,太史令奏報:昨夜有客星侵犯帝星,帝星數度不可見。光武帝笑道:那是昨夜我與子陵先生同榻而臥,他數度把腳擱到我肚皮之上的緣故。呵呵,只有真隱士的子陵先生,才會有如此之舉。

嚴子陵把富春江之美「吃」在心裡,變成了筋骨,他的魂魄裡已經是深林氣象了。小住洛陽之後,嚴子陵並未接受劉秀委任他的官職,而是又回到故鄉富春江垂釣。劉秀沒有再勉強他,但對他還是稱讚有加。

嚴子陵之所以為後人仰慕,在於他的節操,在於名利之前不曾失掉心中那份淡然,在於亂世之中保持了讀書人的秉正,正是這種獨特的心靈追求,劉秀的錦衣玉食、高官厚祿可以失掉顏色!在春夏綠色如夢的山林裡賞花耕種,朝聞鳥鳴,夕觀落日;在秋冬斑斕蕭瑟的江水邊划船垂釣,摘果飲泉,這是吹奏心弦的樂笛,是享受人生的真味,從而鑄就了嚴子陵在此隱居的靈魂。

嚴子陵不僅僅是閒雲野鶴,更多是心靈的睿智。一條富春江雖然清涼,但亂雲出峽處時時見風景;富春江林密清幽,但江流斗折反反覆覆。富春江洲田萬疇,取水灌溉重重疊疊,正是人與大自然共生同樂的深情厚意,讓嚴子陵在世俗誘惑面前保持了舒舒展展的心情。

嚴子陵是恬淡的,富春江是迷濛的。從富陽到嚴州(嚴州本為府治,置於明代,民國後改為建德縣)一段,沿江數百里,青青的山可以明媚嚴子陵的眼,那綠綠的水可以洗淨嚴子陵的臟腑;在煙波水影裡的向岸,數座亭台水榭在淡霧中隱現,那裡正是隱居在富春山上嚴子陵的釣台。

富春山上有東西二台雄峙江畔,又名「雙台垂釣」,離江面七十多米,背倚青山,下傍綠水,掩映在b蘢的古木叢中。東台是東漢嚴子陵的釣台,西台是南宋愛國志士謝翱哭民族英雄文天祥處,此為富春江上風光最幽美的古蹟。一位高士、一位忠臣,東西台兩兩相對,平分春色。這種景點安排,恰似烏柏經新霜有青紅相間之妙,青是終生篤志淡雅心,紅則奪卻一生浩然氣。

富春江還有一個有名溪澗,叫「胥溪」。它從北岸匯入七里瀧上游,相傳春秋時楚國伍子胥避楚平王謀害,逃奔吳國,經此渡口去了吳國都城姑蘇。伍子胥本為一代忠臣,遭楚王陷害而逃亡,因而與富春江形成了一次偶然相遇。渡口處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個大字。此處江面開闊,古道縈迴,故名「胥江野渡」。山麓下有一座祠堂叫「忠列王祠」,為伍子胥的祠堂,只見他鬚髮雪白,如滔滔江水,剛直的臉上充滿憂憤之情,挺直的腰身卻寫盡堅毅之氣。伍子胥的剛強正直,忠貞不二的性格已注入富春江連綿的群山,讓這裡的山山水水增添了更多英雄氣概。

在歷史時光的長廊裡,富春江一帶還充盈各種傳奇故事。富春江曾是桐廬縣治舊址,據《桐廬縣志》記載,東吳孫權黃武四年,桐廬縣治就設於此。王洲島是三國吳大帝孫權故里,他的爺爺孫鍾曾在這裡種瓜多年,島上還有吳大帝廟等古蹟。由於富春江有峰迴路轉之奇,曾是許多綠林好漢的駐地所在。

方臘起義軍駐紮於富春江領域,依山勢傍幽水打敗了童貫的軍隊。後來,這裡曾是歷史上宋江征方臘的戰場,《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盧俊義分兵歙州道,宋公明打戰烏龍嶺」中的「烏龍嶺」就是「小三峽」裡的山崖。宋江駐紮桐廬縣,派解珍、解寶兩兄弟去攀烏龍嶺火燒敵營,結果雙雙喪命崖下,戰爭十分慘烈,水滸英雄的鮮血散滿了這裡的山野。誰曾想到,狼煙滾滾的戰爭畫面會在如此美好的青山綠水之間上演?

這裡的溪流邊的石塊很大,形態各異,有的像青蛙,有的似臥牛,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獨傲岸,是不是一位位的水滸英雄的化身?溪水在山澗裡飛濺,激起珍珠般的水花,似無盡地訴說,悲憤中有激越。有的溪澗偏走劍鋒,有的飛速似箭穿行,有的迴環如帶,卻嗚咽作聲。

元末,陳、錢、袁、孫、林、葉、許、何、李「九姓」起義軍,在陳友諒指揮下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結果大敗於江西九江,所俘部屬被朱元璋流放於富春江中,貶為「賤民」,並規定「九姓」不得上岸居住,不准與平民通婚,不准讀書應試,上岸時不准穿鞋......數百年來,「九姓」漁民舉家泛舟富春江,生活在水上,其生活習俗與岸上人截然不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拋新娘」水上婚禮。遊客駐足此間,抒發悠遠的思古之情,體味獨特的民風習俗,身臨其境,真真切切當了一回富春江人。

因為優良的自然環境,富春江流域畫眉鳥的數量特別多,這種鳥傳達的天籟,要比人間的音樂曼妙多了。富春江畫眉鳥的聲音迷人,鰣魚的顏色、形態更令人叫絕。過了嚴子陵釣台之下,鰣魚的唇部微微起了紅斑,好像點上一星胭脂似的,試想鱗白如銀的鰣魚,再加上了這嫣紅的脂唇,真的成了一尾美人魚了......

遠古名士、英雄和「九姓」人們住過、走過的地方,就是富春江這片神奇的水域,岸上繞遍了藤條,柔美的畫眉鳥百囀千鳴,在青山綠水間悠悠悅耳,這就是浸透歷史的絕美詩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