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14部門:五年內培育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019-10-2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琳 北京報道)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通過擴大消費提振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商務部等1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指出將利用5年左右時間 ,形成一批專業化、特色化、區域性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使其成為擴大引領消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載體和新引擎。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受到當前國際經濟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培育內需市場成為提高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中國也有擴大進口,發展服務貿易的需求。在這過程中,發揮出一些大城市的國際影響,可以起到優化消費資源配置的作用。

本次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六大重點任務來引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包括發展品牌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新品首發;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消費商圈;促進傳統百貨店、大型體育場館、閒置工業廠區向消費體驗中心、休閒娛樂中心、文化時尚中心等新型發展載體轉變等。

促進時尚文創產業發展

實際上,在今年年初,商務部明確提出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各城市迅速響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成都、天津、廈門、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大城市都在致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相關專家分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具有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同類型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應具有相應的特色,抓準自己的消費特點,將其打造成競爭優勢。

以深圳為例,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規劃中,深圳分為線上線下的雙佈局。線下提升消費空間載體的舉措,包括加快實施蔡屋圍、東門、人民南片區整體城市更新和項目改造,打造羅湖國際消費中心;線上則打造「互聯網+商貿+金融」的跨界經營體,大力引進知名電商平台,支持本地B2C自營式電商平台擴大市場規模。

《指導意見》還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國際產品和服務消費新平台;鼓勵國內外重要消費品牌發佈新產品、新服務;促進時尚、創意等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加強消費環境建設等內容。

白明強調,消費升級要符合市場規律而非揠苗助長,過去國內也有很多消費城市,在打造過程中僅僅依靠政府支持,變成了所謂「業績」,那就失去了培育市場的意義。他認為,除了一線城市外,還有一些開放度較強,擁有中高收入人群的城市,比如青島、廈門,海南等。還有一些物流樞紐城市,比如鄭州等都具備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潛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