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工黨「紅牆」失守 郝爾彬拒即時辭職

2019-12-14
■郝爾彬未有立即引咎辭職。 美聯社■郝爾彬未有立即引咎辭職。 美聯社

工黨在今次大選僅得203席,較上次大選減少59席,慘吞1935年以來最大的敗仗,該黨在英格蘭中北部的傳統票倉「紅牆」,更破天荒地被保守黨攻破,全面改寫英國政治版圖。《衛報》歸納工黨5大敗因,黨魁郝爾彬名列首位,但他昨日未有立即引咎辭職,堅持會留任至明年初選出新黨魁。

不少原本預計工黨穩勝的議席,均意外落入保守黨手中,例如被視為郝爾彬接班人的影子就業大臣皮德科克,成為西北達勒姆選區69年來首位落敗的工黨候選人;過去一世紀幾乎都是工黨天下的英格蘭西北部沃金頓選區,今次大選中同樣被保守黨攻下。

「民生牌」假大空 脫歐立場曖昧

郝爾彬雖然成功保住議席,但承認選舉結果「非常令人失望」,表示在未來競選中他不會再帶領工黨,但他拒絕即時辭職。部分郝爾彬支持者把敗選原因歸咎於脫歐蓋過民生議題、主流媒體輿論等,但更多人認為郝爾彬難辭其咎,例如他對黨內反猶言論的包庇,便引起不少大城市選民不滿。

《衛報》盤點工黨5大敗因,認為除了郝爾彬個人形象差及「紅牆」失守外,工黨整體策略也有很大問題。例如工黨今次大打民生牌,但太多天馬行空的承諾,例如全民免費寬頻等,反而不得民心。工黨領導層的脫歐立場曖昧,則同時得失了脫歐和留歐派支持者,令票源流向立場更鮮明的保守黨或自民黨。此外,工黨在選戰期間由始至終都以過半數為目標,結果導致資源過度分散,反而影響整體選情。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