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穗港專業服務探索深度合作

2019-12-15
■穗港專業人士聯誼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穗港專業人士聯誼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拓寬青年人才發展空間 推動「資質互認」解決障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較為發達的兩個城市香港和廣州將開展深度合作。14日,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與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下稱廣州市新聯會)會長閔衛國分別代表兩地專業服務組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即日起穗港將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長期穩定合作機制,探索穗港兩地專業人士交流合作新模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會員狀況、認證進展等方面實現資訊共享,為成員單位和人士進入對方業務市場提供協助。透過合作機制,香港將借助廣州優勢拓寬香港專業服務青年人才拓展業務和發展空間,而廣州亦將借助香港提高專業服務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多元化水平,最終共同提高穗港服務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

廣州專業服務發展潛力大

雙方還將搭建多元化、多層次合作平台,採取定期或不定期互訪等方式,加強溝通交流,增加雙方的人員往來。同時,建立資訊共用機制,及時準確為對方提供行業內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會員狀況、認證進展、專家庫等資訊。雙方同意為對方成員單位或人士進入己方業務市場提供協助。另外,雙方還將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促進穗港兩地社會和諧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

劉炳章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多次提及專業服務合作,在這方面穗港互補性很強。內地企業發展當地市場同時發力國際市場,專業服務需求強勁,而廣州是重要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現代服務業發達,輻射全省乃至全國,與香港已經相對飽和的市場相比,廣州專業服務發展潛力巨大。

「香港和深圳在科技領域合作較多,而與廣州則可開展更多專業服務合作。」他表示,特別是香港目前處於困難時期,專業服務領域更應該擁抱灣區機遇,與內地同業共拓「一帶一路」市場。

廣州市新聯會會長閔衛國表示,廣州各個專業服務行業也面臨國際化、規模化、專業化、多元化和科技化等需求,而這正好是香港專業服務的優勢所在,兩地可以深度融合發展,互利共贏,並共同打造大灣區專業人士創新生態系統,為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兩個國家戰略實施提供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支撐。

劉炳章:推「資格互認」到「資質互認」

劉炳章預計,未來,包括廣州在內,香港專業服務將更多與內地開展合作。因此,一些阻礙兩地合作的問題和障礙應盡快解決。

他指,長期以來,香港業界所反映的專業服務資格互認問題,在不同層級和部門的努力下,已基本得到解決。「包括會計、法律、建築等方面,內地和香港已在考試、證書方面取得互認,這是資格的互認。」

當前,最普遍的問題是開展具體業務上的資質互認。比如,香港專業服務在本地的經歷和履歷,在內地還得不到承認。「會計師、工程師等在香港有10年、8年的豐富經歷,如果到內地開展業務,基本還難以得到承認。」

兩地還未實現人員間合作

香港專業服務機構在內地成立分支或進行合夥經營,對資金、人員等有要求,但香港專業服務機構規模多是比較小的,不少機構難以達到相關條件。他又以粵港聯營律師事務所為例稱,目前基本上是機構之間的合作,還未形成人員之間的真正合作。「事實上是一個招牌兩個律師所,你用你的人,我用我的人,收費也是各自分開。而我們原先設想是人員、業務上都是『一家人』,是真正的一個律所。」

他建議,未來兩地在專業服務資質互認上,可以出台有關措施,令合作可以更加順暢,幫助更多專業服務青年人才到大灣區和內地發展。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劉炳章相信,在這個趨勢下,兩地專業服務可以有更多、更廣的合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