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領會「一國兩制」 促進灣區銜接

2019-12-15
■與會眾專家學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前合影。■與會眾專家學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前合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實習記者 王珈琳 北京報道) 在昨日北京舉行的北航第三屆(2019)「一國兩制」高端法律論壇上,多位內地官員及專家學者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種法律體系以及三種司法管轄區,面臨着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有需要深刻領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一國兩制」的關係,要堅持「一國兩制」原則,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特別是香港對全面管治權理解不到位,還要深度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改革的系統機制,高效協同,促進大灣區的體制機制的銜接。

是次論壇聚焦的主題是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國兩制」新空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曙光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存在着「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種法律體系以及三種司法管轄區,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自然面臨着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沒有可借鑒的。「怎麼解決、化解不同法律體系之間的衝突?如何構建憲法和『一國兩制』方針的制度保障?都是一個新課題。」

王曙光:依憲法基本法辦事

王曙光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首先的是要深刻領會大灣區建設與「一國兩制」的關係;第二,要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在這一點上,王曙光說,當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香港對全面管治權理解不到位,較多強調高度自治權,內地及一些實務部門、行政機關對基本法的了解也比較有限等;第三,是要有創新的意識。

謝兵:堅持「一國」尊重「兩制」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研究所副所長謝兵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注重幾點:

第一,始終堅持「一國兩制」的重要原則。他說,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裡提到六項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一國兩制」,依法辦事,這就要求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一國兩制」的精神實質的內涵,要堅持「一國」前提,也要充分尊重「兩制」,促進港澳有力發展。

這位專家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國家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選擇,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方面是國家的經濟要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這個大體系、大格局裡。「怎麼把這兩個融入處理好?『一國兩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港澳仍然是一個橋樑,新時代港澳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第二是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世界上很多制度,包括資本主義制度也有它的優越性。但能夠完美地把這兩種制度結合在一個國家裡,只有中國做到了,也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做到了。

這位專家認為,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過程中,融入全球經濟實際上就是首先要融入港澳,跟全球經濟對接。因為港澳特別是香港的經濟管理體制、市場體制很多方面是國際頂級的。「我們要跟國際對接,很多方面首先是跟港澳對接,而且這是成本風險最低、收益最大的一個對接的方式。」

第三是深度發揚改革創新精神。謝兵說,香港、澳門和內地的體制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關鍵是要銜接好。要解決各種各樣體制機制障礙,根本的出路還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加強改革的系統機制,高效協同,促進大灣區的體制機制的銜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