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十年「屋債」逾12.1萬 張炳良嘆舉步難

2019-12-24
■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目標不代表承諾。 香港文匯報記者攝■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目標不代表承諾。 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陳廣盛)首份《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來10年間(即2015至2025年)要興建20萬個公屋單位及8萬個資助出售單位的目標,並預料今年、第二個5年計劃開始,建屋量將有起色,惟事與願違,該兩類房屋的實際落成量,與目標愈扯愈遠,過去5年累積的「屋債」逾6.5萬個;而且根據政府預測,未來5年都不可能達標,直到10年建屋計劃完結時,「屋債」將累積至逾12.1萬。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長策督導委員會主席張炳良解釋,「好多變數係政府控制唔到」,箇中主因包括地區反對、立法會拖延等,他又笑談地區議員的「橫蠻」態度拖垮建屋計劃。

長策會每年都會因應實際情況檢討建屋目標,但無論哪一個時期的長策,實際的公營房屋落成量都與目標有明顯落差,以過去5年為例,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的總落成量,分別為66,000多伙和12,000多伙;分別比目標落後35,000多伙和30,000多伙(表一)。事實上,而過去5年的落成量與長策出台前差異不大(表二)。

張炳良作為當年建屋目標的「總決策者」,他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興建一個公屋項目平均要5年至6年,即過去5年的數字其實不應入長策的數:「我第一次(就長策)去立法會,(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問我任內交唔交到功課,我當時已經話一定交唔到,因為就算(當年)有地,都要5年半至6年後先起好,我任內點會交到功課?」

訂目標非承諾 助促覓地動力

不過,長策報告及張炳良本人確曾多次表示,會在「第二個5年」計劃,即今年開始「追落後」,惟根據房委會的建屋計劃,預計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未來5年的總落成量分別為7.1萬多伙和2.3萬多伙,即使上周公佈的長策「削債」(每年公營房屋供應由去年的3.15萬個減至3萬個),兩者仍比目標合共少5.5萬伙;再計及首5年所積下來的6.5萬多伙「屋債」,10年長策計劃的缺口共高達12.1萬伙。

對此,身為前局長,理應落實目標的張炳良解釋,目標不代表承諾:「個指標(目標)係基於需求而訂出,我]認為香港需要咁多屋,係根據(香港人的住屋)需求計出來的數目。」

他強調即使回到5年前,明知「跳票」也要訂出上述的建屋目標,以便提高社會對「乏地」的意識和政府內部的積極性:「畀大家一個目標,要求全社會一齊去努力;另外,長策經過行政會議討論,於是不同政府部門咪要努力,當時(前特首)梁振英召開兩次跨部門會議,要求發展局攤晒囍a出薄A逐幅地去睇可唔可以用,我相信特首都出動埋,應該無咩地可以收埋唔用。」

屢遇反對暗指區員「橫蠻」

然而,過去幾年的發展似乎未如預期,起碼社會未有共識。他亦承認,當中涉及滯後原因,包括地區反對、立法會拖延等,「地區諮詢經常遇到反對聲音,比如有個項目,想起1,000個單位,地區反建議500個,我]再建議700個,來來回回好幾次,講到數已經好叻,因為好多項目直情講唔掂數。」他又笑茪嬤犰a區議員的「橫蠻」:「佢]會問,點解派咁低級(官員)薯P我]傾?點解唔派署長薄H但同佢]傾的已經係高級建築師,屬首長級。」

張炳良續說,雖然興建公屋不用立法會批錢,但任何大型房屋項目都需要土地平整、附近的基建也要向立法會工務小組、財委會申請撥款:「2016年尾發生橫洲事件,橫洲公屋發展計劃之後上工務小組申請1億元去做前期工程,小組拖3個月,咁咪少7,000個單位(入賬),好無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