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7跨珠江口通道 促灣區「直連直通」

2020-01-0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明確「加快推進獅子洋、蓮花山等跨江通道的前期工作」。這意味着加上已通車的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在建的深中通道,珠江口將形成7條的跨江通道群。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還提出,規劃到2022年底,大灣區至粵東粵西粵北各市陸路2小時通達。

據了解,蓮花山跨江通道工程北距黃埔大橋約9.5公里,南距南沙大橋約13.5公里,全長超28公里,與京珠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等相接。該通道早前已完成超大跨懸索橋結構體系及錨碇基礎研究招標,過江工程橋樑和隧道方案展開深入比選論證。相比目前廣東高速公路基本在雙向4車道到8車道之間,該通道重點研究雙向12車道及以上建設方案。廣東省交通集團方面透露,該通道最快今年內開工,2025年完工。

同時,位於南沙大橋與虎門大橋之間的獅子洋跨江通道,長約34.8公里,工程從廣州南沙跨越珠江口至東莞;已列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而該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近期完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稱,隨着跨越珠江東西岸的通道整體密度不斷加強,兩岸人流物流將更加通暢,粵港澳大灣區亦加速從「互聯互通」走向「直連直通」。

擬2022可半日抵全球主要城市

該負責人還透露,今年將進一步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促進跨境運輸便利化,推動粵港澳三地跨境通行政策與體制機制優化對接,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計劃到2022年底,形成大灣區「12312」交通圈,大灣區內實現以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為核心的1小時交通圈,大灣區至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通達,至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基本達到世界一流灣區發展水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