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全國政協舉行座談會 何厚鏵梁振英出席 將港澳「研」與廣東「產」密切結合

2020-01-23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 1月16日,全國政協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口協商座談會在珠海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梁振英出席會議並講話。

何厚鏵指出,2019年2月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願景,這是中央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這一發展目標。港澳有不少領域的基礎研發和產業應用技術在國際領先,但缺乏產業基礎和有效的市場需求;廣東一些城市擁有巨大的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但基礎研發不強、原始創新能力不足,製造業大而不強。通過整合和優化配置大灣區的創新資源,可以各自發揮所長、彌補不足,形成更強創新合力。

何厚鏵表示,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要破除創新要素便捷流通的障礙,也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創新主體採取不同的推動策略。澳門作為「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中在珠江西岸的中心城市,應更積極參與大灣區的科技合作,把中醫藥和微電子等科技優勢與大灣區的成果轉化機制和產業發展體系相結合,以促成更多科研成果的創造和落地。

梁振英指出,此次會議針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行對口協商,是一個很好的題目。委員們的發言都很好,體現了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特色。圍繞主題,大家可以探討其中的機遇,可以談談困難和挑戰。比如香港,一直以來科研水平領先,但科創產業卻不盡人意。因為香港的科研力量多在高校以及學術層面,不在產業內,同時沒有和產業結合。而廣東卻在產業方面優勢明顯。未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點應該是將港澳的「研」與廣東的「產」更密切結合起來。

梁振英說,香港、澳門與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高度的國際化,擁有大量國際化人才、國際水平的科研技術,以及「超級聯繫人」和國際聯繫的能力。廣東與港澳的科技創新合作,在以上方面的優勢互補作用明顯,可以建設最好的合作平台。

座談會上,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相關負責人解讀了有關政策措施,13位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圍繞協商主題從不同角度建言資政。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朱小丹主持會議,副主任裘援平、尹宗華(駐會)、黃蘭發、賀定一出席。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參加會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