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商家受「疫」苦 電商予補貼減負

2020-02-12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孔雯瓊、章蘿蘭 上海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給商家帶來衝擊,為幫助商家渡過難關,近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巨頭紛紛推出補貼舉措,保障商家可以恢復正常經營,並鼓勵商家在疫情期間服務消費者。

拼多多派10億共渡難關

拼多多從1月底至今率先發起10億元(人民幣,下同)商家補貼政策,對於在疫情期間堅持承擔物流補貼成本、維持運營和發貨服務消費者的商家給予補貼,每筆訂單將補貼獎勵金2元至3元。京東2月2日和8日兩次共推出超過2億元的補貼,幫助平台25萬商家共渡難關,補貼部分包括物流費用減免、廣告激勵、流量支持、活動支持等。阿里巴巴則推出六大方面20項特殊措施,大力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舉措包括免去所有天貓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台服務年費,菜鳥對2020年3月31日前新入倉商家減免2個月倉租等。

多家機構初步預測,此次疫情或將造成約3,000億到5,000億元的損失,遠高於非典時期的約1,000億元。諮詢機構貝恩公司指出,內地佔全球GDP的比重,已從2003年的4%上升到去年的超過16%,而第二及第三產業佔比為93%,其中第三產業超過50%。再加上來自內外部的各方面因素影響,此次疫情將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下行壓力。

機構:經濟損失或達5000億

貝恩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韓微文建議,企業應停止等待觀望,及時採取行動,制訂疫情中及結束後的目標及計劃,並快速實施,其中包括合理評估並調整2020年度計劃,以確保新計劃和新預算反映最新的市場環境變化並且分配足夠資源應對當前挑戰。

韓微文認為,企業應當着重控制現金流及成本,特別是行政管理費用與間接成本,對現有的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進行壓力測試,實時監控現金、庫存、原材料及關鍵生產要素儲備,切實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