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業界看好前景 顧客趨年輕化

2020-04-12
■ 「專業•幸匯交友配對聯盟」創辦人 韓樹榮(左)和 麥耀邦(右)看好相睇生意前景。 受訪者提供■ 「專業•幸匯交友配對聯盟」創辦人 韓樹榮(左)和 麥耀邦(右)看好相睇生意前景。 受訪者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 俗語有話「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配對公司,說到底做的也是大媒人角色。「找一個你愛的人不容易,找一個愛你的人更不容易」,小記報社有位同事委託配對公司三年多,相睇了廿多次,今年會費5,000多元,至今仍未覓到意中人。愛情不是股票,不能自動對盤,愛情更像Accumulator,看茷僈中H又暗藏殺機,重點是你情我願,這些特質令配對不會是一門易做的生意,但韓樹榮他們對香港配對市場的前景仍感樂觀。

整合有助客人配對成功

麥耀邦坦言,坊間的配對公司服務確實很參差,有些公司常被消費者或團體投訴「收錢無服務」或「貨不對辦」等,他舉例指:「有些公司在客人登記入會前會畀相簿他們睇,入面個個好似model (模特兒) 咁,引人落疊囉,出來見面就唔係咁個樣。」過去一年有不少配對公司結業,他希望可以改變這個現象,所以未來不排除會再與其他配對公司作整合,共同擴大資源。

配對公司要做到精準度高的配對,會員數目就要提高,才可以找到年齡及擇偶條件更相配的對象。麥耀邦說,有些公司舉辦很具噱頭的單身旅行團,但參加人士卻無特別篩選,「一群10位女士去馬來西亞,發現同團的男參加者的年紀其實只可做她們的兒子......」。

本身就相睇了44次的麥耀邦,最近出了本名為《有一種幸福叫主動》的書,記錄他個人真實的相睇經歷,裡面當然有不少相睇貼士,「有十多位客人都是因為看了我的書來報名。」

高收入人士工時長

對於本港的配對市場,韓樹榮對前景感到樂觀,因為本港的工作時數全世界最長,高收入的一群更是OT最多的族群,很多會員都反映沒有時間找另一半,要委託配對公司幫手,令到配對公司的業務近幾年不斷增長。隨茼h間「過江龍」配對公司進入香港市場,大賣廣告做宣傳,令港人對配對公司的觀念亦轉變不少,接受程度增加,近年光顧的客人有年輕化趨勢。另外,因港人長壽的關係,一些較年長、喪偶的客人亦多了。

麥耀邦透露,「幸.匯」及「專業公司」兩間公司一年合共撮成約600至800對婚姻,當中35歲至50歲佔一半,20歲至35歲約三成,50歲以上為兩成。他認為,香港多年來都是男女比例失衡,加上港男與非港女的婚姻數字亦逐漸上升,導致適婚年齡的男士在市場上很短缺,建議女士們應趁早找對象。

根據政府s計處數字,本港2018年的結婚宗數為49,331結婚宗數,比2017年下跌5%。另據生活易「2019年結婚消費調查」,去年香港整個結婚消費市場總值估計達182億元,比2018 年下跌3%;新人的結婚平均開支36.92萬元,增2%。至於配對公司的收費,複雜如手機月費套餐,服務內容及差距十分大,由低至100元到數萬元都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