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秦嶺區域文遺逾萬五處

2020-04-30
■項目組人員在秦嶺地區野外踏勘。 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項目組人員在秦嶺地區野外踏勘。 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作為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美麗的秦嶺在創造波瀾壯闊人類文明史的同時,也留下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遺產。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日前,該局委託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組織開展的秦嶺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已在秦嶺區域內初步核查出文化遺產15,000餘處,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處。

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

據介紹,習近平主席在陝西考察時高度評價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陝西秦嶺文化遺產資源主要分佈在境內秦嶺段和漢水南岸的巴山地區,此次調查的範圍包括陝西秦嶺地區的46個區縣,文化遺產資源分佈在面積約為95,000平方公里內的海拔410米至1,500米處。調查範圍不僅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同時還將革命人物故居、革命戰爭遺蹟、革命活動紀念地和近現代與當代各特定歷史時期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工業遺產和工業建築、近現代及當代各特定歷史時期的代表性和紀念性建築、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農業遺產等納入調查範圍。

據悉,秦嶺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從2017年啟動,調查採取現代科技與傳統調查相結合、文化遺產調查與保護相結合的方式,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成圖法對秦嶺腹地重要遺址進行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綜合收集有關秦嶺文化遺產資料並進行現場踏勘和記錄。初步核查秦嶺區域內文化遺產15,000餘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93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56處。

現已完成航空遙感測繪

「秦嶺文化遺產資源調查項目旨在全面調查掌握秦嶺範圍內文化遺產資源的分佈和數量。」項目組相關人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此次調查突破傳統方式,綜合保護與研究、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種類齊全,覆蓋民間文學、傳統美術、民間山歌等9大類別。「通過對秦嶺南北地區進行全面野外調查,可以說是首次全面摸清了秦嶺陝西境內文化遺產資源分佈和現狀,為各級政府實施秦嶺保護提供基礎性、科學性資料和決策依據。」

截至目前,項目組已完成對陝西秦嶺區域內重要文化遺產資源的野外踏勘、信息採集、資料核實和部分重要遺址的航空遙感測繪,同時完成了陝西秦嶺區域內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資料名錄整理。當前正在補充和完善整理相關的野外調查資料,以完成《秦嶺文化遺產調查保護研究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