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途青需醒覺 拒絕泛暴政棍
當全城防疫工作初現曙光,黑暴又蠢蠢欲動。泛暴派極力散播「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學生不是暴徒」、「不與暴力割席」等蠱惑人心的七個謬論,令許多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在泛暴派構建的幻影中葬送前程。近日涉暴亂案件陸續提堂,許多被判監的年輕人悔不當初,但仍有人執迷不悟。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泛暴派慣常使用的歪理文宣「七謬論」,比照他們描繪的「暴力無罪」假象與現實真相,以期讓陷入迷途的年輕人警醒,認識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成為違法暴力的免罪牌,認清泛暴派的虛偽嘴臉,回頭是岸。█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航、文根茂
被砸毀的設施可以重建,但被摧毀的前程就難以逆轉。近年泛暴派用謬論、謠言反覆煽動暴力,製造持續近一年的黑暴,讓誤信歪理的年輕人葬送前程,與下一代息息相關的香港經濟、城市形象、和諧氛圍、民生福祉亦紛紛被破壞。暴力顯然不可能解決問題,反而是製造問題;惟暴力卻可以讓泛暴派成為唯一的「贏家」,坐收政治資本的漁人之利。
靠亂港得益的泛暴派,一再慫恿年輕人參與違法「抗爭」,向他們灌輸「攬炒」的極端思想,又對他們洗腦,讓他們以為只要有自以為合理的理據,違法就「有理」。這讓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不顧底線地將解決問題的途徑訴諸暴力,公然以堵路、掟磚、放火、破壞交通燈,甚至焚燒法院等方式威脅政府,企圖達成他們的違法「訴求」。
當違法暴力呈現眼前,部分年輕人亦開始清醒審視刑毀和私刑等跌破道德底線的行為。惟泛暴派則不斷向他們宣稱與「同路人」割席等於背棄「手足」,又以「死物論」美化犯罪,淡化刑毀的嚴重性,更不惜用謠言挑唆他們仇警,甚至將暴徒的行為抹黑成「警員喬裝示威者犯法」,不遺餘力地讓部分年輕人愈發激進,再用「學生不是暴徒」、「特赦論」等謬論誆騙麻痹他們(見《泛暴派七謬論》),讓他們在違法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青年囚徒感後悔無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泛暴派的謬論在法律面前不堪一擊。根據警務處資料,去年6月至今,已有逾7,700人因參與暴亂被捕(見《7704名涉修例被捕者年齡分佈》),當中四成為學生。有年輕人被判監後悔不當初,今年初一名22歲青年因藏有汽油彈,被控一項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在還柙逾兩個月後,最終被判囚12個月。他在法庭坦言,明白政治問題不應以暴力解決,自己犯案後感後悔及無力。另有兩名分別為15歲及17歲的少年則因破壞輕鐵設施,被判入更生中心及各向港鐵賠償14萬元,他們不僅為家人增添經濟負擔,日後更要帶着案底投身社會,類似悲劇數不勝數。
泛暴派收割政治利益
泛暴派的謬論顯然犧牲了整個香港的發展,由經濟、民生、國際形象,到年輕人的前程,黑暴「攬炒」無法解決問題,卻能為泛暴政客謀取政治私利。
去年區議會選舉將近,泛暴派不遺餘力鼓動年輕人衝在暴力前線,之後犯法的年輕人獨自面臨擔心被捕的焦慮、監獄的生活和未來的灰暗,泛暴派則賺得政治利益盆滿缽滿,多人成功上位成為薪高糧準的區議員。如今立法會選舉將近,泛暴派又開始鼓吹黑暴,企圖捲土重來,社會和年輕人都必須三思,是否要重複曾經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