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央視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學會把握「危」和「機」的辯證關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幹部反覆強調的重要方法論。今年以來,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調研時就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並在多個場合強調了這一重要指示,對指導各地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強有力的指引。
觀大勢,謀全局。我們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國內看,既有「三期疊加」的影響持續深化,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也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帶來的短期較大壓力。國際看,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國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這樣的局面,十分罕見、十分複雜。
文章分析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從關鍵點、體系、格局等多個維度上,為化解當前風險、謀求長遠發展做了系統的謀篇佈局。我們要「以我為主」,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要以科技創新為「支點」,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要以「循環」為目的,着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