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預算報告,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程。今年,政府為應對疫情再舉財政擴張,增加1萬億赤字,增發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和3.75萬億地方專項債。巨額財政資金怎麼花,事關短期抗疫成敗,亦關乎長期發展大局。
提到財政擴張,很多人會想起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中國祭出的「四萬億」計劃。當年計劃一出,地方跑項目要資金的官員擠滿發改委,各地迅速上馬大量基建和房地產項目。而今應對疫情再舉擴張,發改委門前車水馬龍的盛景已不再,但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哪兒?各界仍有分歧。兩會前夕有關「財政赤字貨幣化」的爭論不休,背後正是對財政資金投向的憂慮。
以前中國大量財政資金用於經濟建設,導致投資抵消、擠出民間投資等諸多問題,而民生支出不足,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低。
資金重點用於保住企業
此次應對疫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增財政資金直接轉給地方用於保就業、保企業和保基本民生。各界呼籲政府,把財政資金重點用於保住企業「活下去」,政府承擔部分疫情損失、分擔固定成本,救助產業鏈上受損的市場主體、避免企業大面積倒閉和大規模失業,就如過去的投資項目一樣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正所謂「留住青山,贏得未來」。
政府工作報告仍提到要擴大「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投資,不過正如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所說,「投資機會應該交給民間投資來做」,政府關鍵是要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清理各種障礙,讓市場去有序運行,不應借疫情讓政府過度補貼產業,也不應倉促審批新的基建項目,重走產業補貼的老路,導致新一輪低效投資和尋租行為。
政府思路轉向投資「人」
更長遠看,中央早已調整發展戰略,更加突出以「人」為發展的重心,政府投資思路亦在隨之調整,從過去投資「物」轉向投資「人」,更多資金用於以人為核心的教育、就業、居住、醫療健康等,為長期高質量發展積蓄資本。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