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基金投資】後疫情下債市攻略

2020-06-01

光大新鴻基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市場風險胃納曾於3月大降,不僅令環球股市錄得歷史以來最快的急挫,連帶被視為傳統避險工具的債券,亦一度遭投資者拋售。不過,近期整體債市受聯儲局實施無限量化寬鬆計劃(Unlimited Quantitative Easing, QE),以及多國央行跟隨大舉買債而回穩。今期本欄將與大家分享「後疫情」下,如何部署債券資產。

聯儲局自3月開始透過無限QE,每周購買巨量美國國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同時擴闊買債種類,包括投資級別企業債,甚至美國上市的投資級別債券ETF,並建立二手市場企業信貸融資機制(SMCCF)。

多國聯手支撐債市

歐洲央行則推出7,500億歐元規模債券購買計劃,並準備好在必要時,擴大買債規模。亞洲方面,南韓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推出100萬億韓圜刺激經濟方案,當中涉及20萬億韓圜的債券穩定基金。日本亦宣布取消每年國債80萬億日圓的購買上限,不設購買限額。光大新鴻基認為,全球央行積極大手買債,能大幅度紓緩全球固定收益市場因流動性緊張引起的波動。

優質企業債受青睞

若發債企業無法償還本金,或未能根據協定繳付票息便屬違約,而相關風險往往於經濟不景時尤為顯著。縱使現時不少較低信貸評級,而票息吸引的高收益債,其估值已跌至相當吸引的水平;但投資級別債券(穆迪評級由Aaa至Baa3,標普則是由AAA至BBB-)償還本金及利息方面能力較佳。根據EPFR的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投資級別債券基金持續錄得資金淨流入(表),反映投資者面對環球經濟前景未明,傾向選擇投資級別債券,以減少違約風險。

國庫債券風險更低

另一邊廂,美國國庫債券被市場視為其中一種最安全的資產。雖然收益較低(最新3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只有約1.46厘),但受惠於聯儲局的資產購買計劃,以及其高信貸評級(AAA級),在債券資產配置上,仍能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近期中美關係因疫情、香港及台灣問題急轉直下,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或因中國未能向美國購買足夠產品而出現破局危機。當市場避險情緒再次升溫,美國國庫債券緩衝市況下行風險的作用,將較投資級別企業債更佳。

有見及此,建議投資者於組合中加入主力部署上述債券的債券基金,分散風險之餘亦能獲取穩定收益。當中,可留意「摩根國際債券基金」及「施羅德環球收息債券基金」。前者投資近57%於美國國庫債券,而後者則主要投資在環球投資級別企業債。平均信貸質素方面,兩者分別達A級及BBB級。美元每月派息分別約3.8%及4.75%。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