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回顧過去一兩周,美國總統大選倒數最後三個月,有鑑於現任總統特朗普選情大幅落後於其主要對手,筆者不排除特朗普試圖向中國施壓以轉移選民視線,故中、美關係將持續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削弱了投資氣氛。
美國經濟方面,上周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下跌32.9%,為有記錄以來最差;而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141.6萬人,自4月以來首度回升,並高於市場預期的130萬人,可見美國經濟在疫情爆發後大受打擊,拖累上周美國三大指數一度走弱。
然而,隨着上周多間美國大型科網股公布業績亮麗,下半年營收指引勝於市場預期,主導美國三大指數衝高。從壞的方向來看,市場不少投資者認為美國在業績公布後或將欠缺新一輪催化劑推動股市繼續上升,惟筆者初步認為美股過去數周的中期調整或將近完成。首先從短期走勢來看,不少個股近期波幅增大,反映好友淡友角力轉趨明顯,但以納指為例,過去兩度下試10,000點左右均見買盤支持,且上周五(31日)納指曾一度高開低走的情況下也有買盤積極吸納,最終在高位收漲,可見好友應略勝一籌。筆者推測在這一波調整中不少持貨力不足或短線投資者的籌碼已落入強手中,故有利後市再上。
美無限量放水利股市
其次,市場流動資金相當充裕,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達7萬億美元。上周四(30日)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發表會後聲明維持利率0至0.25厘,揚言短期內不會加息,並指未來將動用所有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
隨着美國疫情持續,經濟未見顯著復甦,筆者認為聯儲局收水的空間較小。雖然部分資金流入避險資產如債券及黃金,但同時亦有部分資金追逐風險資產如虛擬貨幣和股票,美股中不少股票期間屢創新高,可見市場風險胃納仍高,後市可看高一線。
內地及港股方面,早前內地公布第二季GDP數據理想,反映在內地疫情受控,經濟活動回復正常,內地下半年經濟及企業盈利可望谷底反彈,而近期美元走弱帶動人民幣靠穩,則有利好內地及港股向好。然而,港股踏入業績期,觀望氣氛轉趨濃厚,執筆時恒指成份股當中大型金融股公布業績遜於市場預期,拖累恒指走弱,惟在100天線暫見支持,預料未來市場繼續聚焦新經濟股份公布業績。
關注恒指成份股季檢
參照早前美股公布業績前後的走勢,預計港股新經濟股份現時處於上落格局,待業績公布後可望重拾上升動力,加上憧憬8月中旬恒指公司進行季檢後將有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股納入恒指成份股,屆時有助增添恒指上升動力。短期而言,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數分別於24,200點及7,000點水平有較大支持。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編號AEI004,一、四、九牌照)■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