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尋夢園】粒粒皆辛苦

2020-08-04

昂膛山人

「米」是中國人的5,000多年來的主食,鹽或許本山人吃得不多,但米絕對是育成成長的食糧。據估算我們平常的飯碗如裝滿米,就大約有4,400粒,我平均一天吃4碗飯,一年365日,4,400乘以4是17,600,17,600再乘以365是642,4000,所以我一人一年已要吃掉642,4000多粒米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是沒有稻田,只有一片片的荒野,當時人類只靠採摘野果和狩獵動物來填飽肚子,某一年,大雨忽然日夜不停地下,造成洪水氾濫,災情處處,待洪水退卻,很多動物都淹死了,野果也腐爛了,人類因為沒有食物充飢都相繼餓死,屍骨遍野,慘不忍睹。

據說在那個年代人間仍未有米和稻穗,東海天神不忍心看到人類的悲慘遭遇,便吩咐眾動物們在身上沾滿米,然後游過大海送米到人間去。一路上,很多動物身上的米都被滔滔大浪沖到海堨h了,唯獨小狗兒奮力地把身體拱起,將尾巴豎得高高,才努力跳過一個又一個的浪頭。可惜,雖然小狗兒不斷地努力,但身上的稻穀大多數都被大浪吞噬了,長途跋涉抵達人間後只剩下一點點黏在那豎得高高的尾巴尖端上,但畢竟小狗仍然不負所託終於把稻米送到人間。各人有否發現稻穗的長相像小狗兒的尾巴一樣。皇帝的史官倉頡後來利用稻穗的圖形造出「米」字,甲骨文則是像王字倒轉過來,然後鐘鼎文把中間上下的兩粒米合起來成一條線,現在則變成正正方方的「米」字。其後唐代李紳也將種米的辛酸融入詩詞「憫農」,寫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各人都曉得種米艱辛,但你可知農夫種米到底有多艱辛? 原來在種植稻米之前,農夫需要先利用風鼓或者鹽水挑選好的米來種植,挑選完後的工作是要把米種在小盆子堙A進行育苗的工作。待到稻米的幼苗長到差不多約10公分長後,就可以開始往泥土中插秧了。插秧後大約經過130天,千畝水稻金燦燦一望無垠,稻穗隨風起伏,農夫拿起鐮刀,戴上斗笠,到田堶惜@棵一棵的收割金黃肥美的稻穗去。

現今科技發達,農夫都有插秧機代勞了,在稻田埵菾妠*戚],快捷方便。當稻米成熟時也有收割機幫農夫,而收割後的稻穗當曬乾後再把米的外面那層殼弄破,取出白米,就是我們常常吃的米啦﹗娓娓道出種米的不容易,教我體會多了每粒米的得來不易,而農夫的辛勞栽種真是值得我們尊敬。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超市販售的米屢次成為搶購的對象,我藉此祝禱大家戒慎虔誠,人人有米飯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