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國家自然資源部日前印發《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的函》(《意見》),深圳將率先探索國有土地使用權續期路徑、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建設住宅、分類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等一系列改革。對此,一些地產專家認為,此舉有利深圳將部分工業用地調整用途,轉變為住宅用地,建設住宅和人才房,以滿足市民巨大的需求。
《意見》指出,在國土空間規劃、空間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耕地佔補平衡、不動產登記、土地只徵不轉等九個方面,支持廣東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推動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
《意見》鼓勵支持廣東開展各類試點,包括支持深化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試點,優化整合各類審批事項;支持探索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政策和管理機制。在建設用地方面,支持廣東探索建立省域內的建設用地交易機制。
探索國有土地使用權續期
為充分發揮深圳「雙區疊加」優勢 ,自然資源部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除前述大灣區改革探索適用深圳市外,支持深圳市取得相關法律授權,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後,可探索按規劃期實施總量管控模式。支持將國務院授權廣東省批准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由廣東省委託深圳市批准。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公園綠地內的建設用地不納入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的管理新機制。探索通過出讓合同約定土地閒置費的收取標準,以及違約條件下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可操作方法。探索國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操作路徑。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分類保護利用新模式。
實施方案報自然資源部審定
據了解,接下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根據上述要求和實際情況,抓緊制定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報自然資源部審定後實施。
由於深圳土地資源稀缺,目前常住人口1,300萬,加上流動人口逾2,000萬,有巨大的居住土地需求。但現實的問題是住房短缺,根據廣發證券對深圳市官方數據測算,截至2016年底,深圳全市存量住房約為4.57億平米,其中商品房只有1.29億平米,人均僅10平米多一點,而按2,000萬的實際人口計算,人均只有6.5平米,僅約為廣州的1/6。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深圳不缺產業用地不缺寫字樓,最缺的是住宅。
對於該《意見》帶來的利好,深圳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鄭叔倫表示,從內容看可以讓深圳將一些工業用地轉為住宅和人才用地,但具體還要看後續的細則。因為深圳居住用地佔建設用地比例過低,政府一直致力於將已競拍未建成的工業產業用地調整為居住性質,配套人才房等,今年初深圳也出台商辦可改為租賃住房。儘管這種方式令住宅供應量增加,但是估計量不大,沒有辦法扭轉供不應求局面。
宋丁表示,《意見》推進廣東和深圳土地制度的變革,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將給予深圳更多實驗探索的權利。未來深圳將部分工業用地轉為住宅和人才房用地,其將可以建設更多的住宅和人才房,以滿足巨大的產業和寫字樓員工住宅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