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股市縱橫:運費創新高 捧中遠海控

2020-08-12

韋君

隨着各國經濟及貿易活動重啟,對航運需求恢復增加,部分海運航線運費見年內新高,尤其是集裝箱運費已提升,有利中遠海控(1919)。集團的定價強勢,意味有更佳的收益,基本面改善,盈利能力加強,值得看好。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的經濟貿易活動幾乎停擺,導致今年首5個月航運行業的運輸量疲軟,但自6月以來,多國經濟重啟,有秩序復工、復產,令早前被抑制的貨運需求集中釋放,航運業出現復甦跡象。其中,集裝箱的運輸量更強勁增長,第三季旺季的運輸量進一步提升,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樂觀。

運費方面,美西線的運費已見年內高位,而且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處於滿載水平,部分更出現「爆艙」情況,供不應求推升運費。至於歐線的貨運亦表現穩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約95%,運費亦有小幅上升。即使原先閒置的運力回歸市場,但運費仍然可以維持高位,從而在旺季獲取更大的盈利。

燃油價格大跌助降成本

今年首季受到疫情影響,中遠海控收入361.0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微升3%;純利2.92億元,按年下跌57.6%。雖然首季業績倒退,但相信第二季盈利大幅增加,主要因為期內燃油價格大跌,特別是新加坡低硫油平均價格由第一季的每噸510美元下跌至第二季的每噸273美元,跌幅達46.4%;而期內運費按季僅有小幅下跌,預計中遠海控第二季盈利達到8億元,按季升幅174%。

隨着行業整合及結構改善,有助消耗年初至今剩下的航運力,推動運費上漲;而在季節性因素下,乾散貨價格有望提升。以第三季美西線的40呎標準集裝箱平均運費2,500美元計,單是美西線運費將為中遠海控第三季帶來15億元盈利。

中遠海控持續擴大船隊規模,早前分別與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簽訂造船協議,共計購買5艘2.3萬噸TEU型集裝箱船舶,總價合計54.01億元。

航運股屬於周期性板塊,波動性較強,中遠海控股價昨天造出52周新高,收報3.7元(港元,下同),升4.52%。現價市盈率僅6倍,相當吸引。走勢上,已突破250天線及長達3年的下降軌,RSI升至79水平,走勢轉強,下一個目標價看4元;惟跌破20天線(2.96元)則止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