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港融入灣區創新轉型刻不容緩

2020-08-21

肖凱 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委員 香港北區工商業聯會創會會長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經濟結構轉型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經濟形態以服務業為主,佔經濟總量的93%,而金融服務業又佔到服務業總量的一半以上。過去所依靠的旅遊、零售、餐飲等服務業及貿易、物流和地產等代理產業,但這類傳統產業,面臨目前逆全球化趨勢及科技革命的雙重衝擊,增長乏力,已難作為香港經濟火車頭。不少人希望在內地疫情受控後,盡早重啟與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的口岸通關,爭取內地遊客帶動香港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復甦。但是,時過境遷,在經歷了驅趕內地遊客、去年暴亂,以及疫情帶給人們消費方式轉變等因素,完全沿用原有的一套並不足夠,也無法給香港經濟帶來轉型、重新上路的機會。

防疫抗疫不僅是市民的健康問題,亦關乎市民生計、企業存亡,如果香港長時間因為疫情成為經濟孤島,香港人的生活只會雪上加霜,有些行業會一蹶不振。香港只有明確經濟前路,找到建設性思路和工作方法和方向,才有可能對症下藥,回到復甦的軌道。

建議一:加強科技和創新驅動經濟。此次疫情對創新科技發展提出迫切需求,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加上「公共服務智能化」有助於處置突發公共壎穻w全事件,防範疫情擴散效果明顯;未來香港不僅是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都應該加強科技和創新,促進企業轉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建議二:借鑒內地經驗轉型。疫後香港經濟重振方向可以積極參與到內地的新基建計劃,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並茞援騤g濟前景所繫的高端專業服務,努力打造醫療、教育、文創等產業,帶動旅遊和餐飲等其他行業,深化香港的獨特競爭力。

建議三:擴大教育機會。香港是高度重視教育的社會,從社會整體的理性角度出發,加大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盡快實施擴大教育機會,充分發揮香港教育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和內地的科研計劃,實現科研成果在內地市場的轉化,強化香港教育及科研高地的地位,為香港創造更大的發展機遇。

一旦香港的疫情受到控制,香港的經濟也可以借由內地經濟的復甦而得到恢復,希望各界精英善用香港的優勢及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以及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在粵港澳大灣區及附近地區發展及投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