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疫市下逾八成企業生意受挫

2020-08-26
■品牌局及廠商會發報「香港品牌企業『再出發』調查」結果。右四為黃家和,右六為楊立門。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品牌局及廠商會發報「香港品牌企業『再出發』調查」結果。右四為黃家和,右六為楊立門。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品牌局:業界冀港府牽頭強化「香港品牌」

第三波新冠疫情令香港經濟備受衝擊,香港品牌發展局一項調查發現,有近83%受訪企業表示,今年首5個月的生意額均告下跌,最常見跌幅為三成至五成,僅極少數企業錄得業績增長。面對疫情的挑戰,近72%受訪企業採取節省成本措施。香港品牌發展局總裁楊立門昨表示,美國禁用「香港製造」標籤,更突顯品牌的重要性,建議港府和業界可加強向外國推廣「香港品牌」,即使標籤上無列明是香港製造,但亦能反映產品與香港有關,或可減低對企業出口海外的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香港品牌發展局於6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10間擁有原創品牌的企業,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策略部署和所需支援。此後因應第三波疫情爆發,在8月中旬向同一批受訪企業進行跟進研究,以了解他們對未來營商的信心是否發生轉變。

調查顯示,有近72%受訪企業會採取節省成本措施,例如有60%受訪者企業與消費者或客戶保持聯繫;有57.3%會調整營業,工作時間或者營運安排;而有55.5%會推行優惠或促銷措施,以緩減生意流失的影響。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在逆市中採取進取的策略,有57.3%受訪企業會拓展網絡業務和推行數碼營運;50.9%會開發針對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或服務。面對逆境,企業明白品牌價值更顯重要。

超九成公司認可「香港品牌」

有超過九成的受訪企業認為未來一年品牌對其公司整體業務的重要性將會上升或持平,並且絕大多數即約91.8%的受訪企業認為「香港品牌」的身份有助提升公司競爭力,另分別有27.3%和62.7%的企業表示未來一年將會增加或維持品牌方面的資源投入。

雖然未來的經營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在8月的跟進調查顯示,在第三波疫情爆發後,業界營商信心仍維持「漸行漸強」的趨勢;分別有50.9%和22.7%的受訪企業對今年餘下時間即8月至12月的品牌發展前景感到「中性」和「審慎樂觀」,「樂觀」的則有2.7%。至於明年的業務前景,表示「中性」、「審慎樂觀」和「樂觀」的企業分別佔47.3%、36.4%和6.4%,而持負面態度的企業則進一步下跌至10%。

復晚市堂食 黃家和感鼓舞

同為餐飲聯業協會會長的品牌局主席黃家和昨指出,自從上月起禁止晚市堂食後,有2,000多間食肆暫停營業,6,000多間縮短營業時間,業界上月損失約50億元生意額,他留意到本月情況更差。對於政府今個星期五恢復晚市堂食至9時,他稱食肆有望回復六至七成生意,以及回復人手和現金流,對此感到鼓舞。

不過,由於每枱人數限制仍維持兩人,黃家和稱希望政府下一步放寬每枱人數,令大型酒樓和宴會場地可回復正常營業,但為免疫情因措施放寬過快而反彈,他認為當局應加派更多人手巡查食肆,確保業界遵守防疫措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