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安老院三外勞遭剋扣70萬工資

2020-08-27
■陸頌雄及鄧家彪與安老院舍相關工會開記者會,指外勞長期被剝削,促檢討政策護權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陸頌雄及鄧家彪與安老院舍相關工會開記者會,指外勞長期被剝削,促檢討政策護權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工聯會指出,本港有安老院舍以人手短缺為由,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根據勞工處數據,外勞數字按年上升,去年近3,400名外勞獲批輸入,當中逾半數為負責長者服務護理員,但有中介公司及僱主剋扣薪金及要求無償加班。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認為勞工處須加強巡查。

工聯會早前收到三名外勞員工求助,表示被僱主剋扣薪金合共近70萬港元。

工友田姐表示,每月薪酬為13,500元,但出糧後都要向僱主「回水」3,500元,實際獲得薪金較原先少25.9%。她又指合約列明每日工時為9小時,但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小時,而勞工處雖有職員定期巡查,但因主管在場,導致她不敢表達實際情況。

陸頌雄指出,有安老護理院舍以人手短缺為由申請「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大量外勞,但有僱主藉着他們文化水平不足、人生地不熟而剋扣工資,認為勞工處應加強巡查,並與外勞僱員單獨見面以了解工作實際情況,避免有主管在場造成壓力。他建議政府制定懲罰僱主的機制,包括罰款或禁止申請「補充勞工計劃」。

勞顧會勞方代表、工聯會鄧家彪表示,部分外勞要依靠僱主提供住所,即使被拖欠薪金亦難承擔追討的訴訟費,只能吞聲忍氣,批評社會福利署沒有保障外勞,促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修例及檢討政策。

他續說,安老院經「補充勞工計劃」聘請員工,但勞工處卻沒有做好監督工作,使壓榨外勞權益成為潛規則,建議聘請本地培訓的員工,有助減輕失業惡化情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