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近期以來,中國糧食市場運行出現了階段性波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昨日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糧價穩中有漲,7月份,稻穀、小麥、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均價每百斤122.4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漲0.2%,同比漲1.7%,其中玉米價格漲幅較為明顯。他稱,玉米庫存雖然消化較快,但市場供給平穩有序,市場上不缺糧、不缺油,囤糧等造成的糧食短期需求變化亦不會對糧價產生持續影響,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
「中國糧價將總體保持穩定。」唐珂說,作出這一判斷有三個基本面因素作為支撐:一是糧食生產穩中向好,二是糧食庫存充裕,三是消費較為平穩。
在下游需求向好、市場化收購活躍等因素影響下,近期小麥、玉米等收購價格有所抬頭,引發了人們對糧食價格的擔憂。唐珂指出,我國糧價總體保持穩定,今年夏糧和早稻已獲豐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夏糧產量2,856億斤,增24.2億斤;早稻產量546億斤,增20.6億斤,連續7年下滑後恢復增產。秋糧面積亦穩中有增,糧食生產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口糧庫存持續保持高位,目前全國稻穀、小麥庫存水平大體相當於城鄉居民一年的消費量,玉米庫存雖然消化較快,但市場供給平穩有序,市場上不缺糧、不缺油。
口糧絕對安全底線能守住
在消費端,唐珂指出,今年受疫情影響,口糧居家消費增加,但外出消費有所減少,消費總量變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後,玉米飼用和深加工消費恢復勢頭良好,但實際需求的增加量也較為平穩。從後期走勢看,糧價平穩運行基礎較好,加之國際上玉米、大豆等多數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足、價格低位運行,國內糧價缺乏大幅上漲的條件,隨茯邅陶凰臕蛈洶W市,我國糧食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在國際糧食危機和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下,國內「糧荒」輿論迭起,部分地方出現農戶囤糧惜售的現象,一些居民也開始囤糧。對此,唐珂表示,從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情況看,由於糧食儲備充足,糧油加工轉化產能水平高,糧食市場調控和應急保障能力強,加之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國內終端糧油產品的市場供給持續充裕,價格也基本平穩,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要避免跟風,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費,也防止後期價格波動下跌帶來損失。
針對近期社會所擔憂的未來中國糧食安全問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中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能守住。「中國糧食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糧食安全總體形勢是好的,當前供給沒有問題,中長期供應也是有保證的。糧食總量平衡下,結構性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是能守住的。」
自美進口大豆有望續增加
唐珂表示,中國大豆主要進口國是巴西、美國、阿根廷。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客觀上抑制了大豆需求,加上油價低迷打壓了生物質燃料的需求,所以全球大豆的供需是寬鬆的,國際上大豆市場價格總體穩定,客觀上有利於中國大豆進口。從數據看,今年以來,中國大豆進口量增加,價格小幅上漲。據海關統計,1月至7月,中國累計進口大豆5,514萬噸,同比增加17.6%。
從後期走勢看,北美大豆陸續豐產上市,隨茪互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自美國進口大豆有望繼續增加,預計下半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增價穩,下游豆粕、豆油供應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