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大灣區快線】灣區應給港青更多交流機會

2020-09-18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昨日發布《穗港澳台青年對交流的認知與評價研究成果》。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敖敏輝  攝■「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昨日發布《穗港澳台青年對交流的認知與評價研究成果》。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敖敏輝 攝

青年合作論壇倡港擴「工作假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昨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上發布的《穗港澳台青年對交流的認知與評價研究成果》(下稱《成果》)顯示,超過六成穗港澳台青年參加過跨地區、跨國家的交流活動;疫情後,港青最願意參加交流活動,比例高達90.8%;澳門次之,為88.6%。與會專家表示,未來應該對港青在灣區交流活動的內容、方式等進行完善和創新,如將香港「工作假期計劃」推至大灣區等。

此次論壇上,針對穗港澳台青年交流現狀和需求,由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等多個來自粵港澳台的機構完成的調研報告《成果》公布。

最想參與風土人情旅遊類交流

《成果》通過線上問卷、個案訪談的方式,對2,063名青年學生進行了調研。調研顯示,參加過與其他地區/城市/國家青年交流的青年比例為64.5%。在獲取交流活動訊息方面,近半廣州青年、過半澳門青年是透過互聯網,而港青僅28%。社團組織和學校,是港青獲取該類訊息的主要方式。

與其他城市同齡人對費用比較敏感不同,港澳青年最看重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超過三成人表示活動內容是影響自己參加交流的首選因素。風土人情、旅遊信息佔據港澳青年最想參與的交流類型前兩位,其次為娛樂休閒和探親訪友。

值得注意的是,港青期待的交流時長最長--多數港青偏好8天至15天,廣州青年偏好2天至3天,澳門、台灣的青年偏好6天至7天。

專家:可建一站式資訊平台

論壇上,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周文港表示,香港有興趣到大灣區發展的人士,半數以上都有過在內地交流考察、讀書、實習、旅行和公幹的經歷,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提供這些機會給港青。他表示,有必要建立一站式資訊平台,有系統地公開大灣區各城市的就業、實習和創業機會。

「香港現在與10個國家和地區安排了『工作假期計劃』,特區政府亦可以把這個計劃推至大灣區,並給予一定的生活津貼。」周文港說。

香港明匯智庫副總監、全國青聯委員謝曉虹團隊自去年9月份開始,全面梳理了港青在內地就學、就業和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她表示,鼓勵港青到內地交流和發展應有「漸進模式」,比如升學、就業、創業,進階式進行,因此,應創造更多條件鼓勵港青到內地升學,然後引導他們就業,熟悉環境後再創業。

廣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涂敏霞表示,推動港澳青年大灣區交流,應將更多的項目交給經驗豐富的社會組織,通過專業化,更好滿足青年需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