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熱點 > 正文

專項重天賦 體測不宜一刀切

2020-10-0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體能測試結果成為比賽晉級門檻,不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的現役和退役高水平運動員說,強化體能測試初衷是好的,但不能一刀切「好心辦壞事」,建議考慮運動天賦調整測試方案。

作為前柔道項目高水平運動員,鄭陽表示她以前就經歷過體測,「最早時期打省比賽的時候也有身體素質評分,我引體向上不行就比較拉分。」她表示,競技類體育每個人的天賦不同,身體素質高自然會提升成績,但也不是絕對關係,「因為專項的天賦十分重要。」

老將經驗勝體能優勢

曾經的女子重劍國手許安琪直言,老運動員傷病比較多,在體能測試上肯定是不如年輕運動員。許安琪稱,擊劍本來就是一個功夫活,需要時間積累,年紀越大的運動員經驗越老道,最終比的是對比賽的控制,以及臨場發揮經驗。

在體育圈中,籃球是與體測結合緊密的項目。一名CBA球隊體能教練表示,科學而言每個運動的測試項目都不同,特別是去年出現過上海隊球員張兆旭因體測意外受傷的情況,今年CBA的體測調整成血壓、體脂、血氧濃度等「身體基礎測試」。在歐洲,足球俱樂部則通常通過折返跑、體前屈、摸高、變速跑等項目測試球員的肌肉強度、平衡性、柔韌性的,從而制定更科學的訓練計劃,但絕對不是作為競賽的淘汰標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