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昨日,據芯動微電子科技(珠海)公司消息,該公司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芯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知識財產)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為國產半導體生態鏈再立新功。
據了解,中芯國際是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芯片製造企業。「N+1」是中芯國際對其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其與現有的14nm(納米)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片上系統)面積減少了55%,也被稱為「國產版」的7nm芯片技術。
可嘗試批量生產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芯國際面臨缺少EUV光刻機支持的7nm製程挑戰;而其基於「N+1」製程的首款芯片,相關工藝亦尚待成熟,未達到有意義的良率,也未能進行批量生產。
在芯動科技的技術團隊的合作努力下,「N+1」先進製程工藝的芯片流片(像流水線一樣通過一系列工藝步驟製造芯片)取得成功,意味着中芯國際向7nm邁出堅實一步。有關專家稱,「流片成功」標誌着該製程工藝已達到有意義的良率(指芯片的合格率),可以進行批量生產的嘗試。
據透露,自去年開始,芯動科技在中芯國際「N+1」工藝尚待成熟的情況下,技術團隊全程攻堅克難,投入數千萬元人民幣進行優化設計,其基於中芯國際「N+1」製程的首款芯片經過持續數月、連續多輪的測試迭代,成功助力中芯國際突破「N+1」工藝良率瓶頸,向着實現大規模量產邁出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