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中華出入口商會:對接國家「雙循環」

2020-11-05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杜思文)「十四五」規劃建議強調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實現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昨日舉行記者會,該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龍安在會上表示,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發揮自身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人才中心等優勢,做好與國內的內循環、國內國際大循環的雙「對接」,促進香港的科技在大灣區落地及轉化亦是香港成為科創中心的必經之路。

發揮本港金融人才優勢

林龍安說,「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香港最重要的任務將是實現與國內的內循環、國內國際大循環的兩個「對接」。大循環方面,香港要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及沿線國家與內地在交通物流、貿易、科技、金融和人才的接軌。內循環方面,香港要將主動融入內地內循環,主動融入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利用經濟靈活運作和法治與國際接軌等優點,吸引各國投資和人才,配合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所需。

該商會許多成員長期從事進出口貿易,林龍安強調,香港的貿易中心地位仍然存在,但要在提升中不斷轉型,將香港成熟的貿易端和服務性貿易優勢落地大灣區和內地其他港口。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和貿易摩擦的影響,進出口總額有輕微跌幅,但前三季度進出口貿易總額亦已經接近5.9萬億元,第四季度仍有機會追回甚至超越,預計今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可達7.5萬億元,可見香港作為轉口貿易中心的地位仍然持續。

「十四五」規劃建議強調,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並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此,林龍安認為,香港高校和科研人才在大灣區落地和轉化為產業,是香港成為創新科技中心必經之路。

他強調,未來十年是大灣區科技發展最迅速的十年,創科企業將在深圳和大灣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將吸引更多外國的高新科技企業進駐大灣區,許多資產超過千億的高新科技企業需要在香港發行股票、債券,進行融資,這亦是香港發展為世界高新產業集資中心的黃金機會。

吸引外國科企助力灣區

他表示,香港要利用吸引國際一流人才和資金的優勢,助力大灣區建設科創中心。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也要繼續在大灣區開辦分校、科研院和實驗室,無縫對接大灣區的數碼化、智能化的製造業,形成一條高效率、高增值的生產鏈,推動國家的創新科技發展、產業轉型升級。

「十四五」規劃建議亦要求不斷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措施。林龍安表示,中央對香港寄予厚望,香港的律師和中醫已經可以在大灣區執業,港人也可以在大灣區事業單位就業,中小證券公司的認證亦在改進,可見中央在努力優化大灣區的金融壁壘和產業鏈,大灣區的融合程度正在不斷提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