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滬深股市述評:A股醫藥板塊領跌拖累創指

2020-11-07

興證國際

A股昨日早盤高開後持續走弱,創業板指跌幅擴大至2%。盤面上,新能源概念跳水,生物疫苗概念顯現走弱。周四大漲的題材概念多數回調,資金獲利出逃跡象顯現,市場賺錢效應轉差。臨近午盤,指數小幅回升,整體呈現滬強深弱格局。港口、光伏、半導體、家電板塊逆勢拉升。午後,三大指數弱勢盤整,新能源概念再度走弱,半導體、有色概念較為活躍。總體上,市場人氣較為萎靡,熱點題材表現不強,市場賺錢效應轉差。

尾盤,指數稍有回暖,三大指數跌幅顯著收窄。但市場情緒低迷,個股普跌,光伏、醫療板塊跌幅收窄。截至收盤,滬指報3,312點,跌0.24%;深成指報13,838點,跌0.4%;創指報2,733點,跌1.97%。兩市成交額超8,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北向資金淨買入39.81億元。

受累醫療器械大跌影響

昨日盤面主要是創業板的殺跌,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受醫療器械板塊大跌的影響;消息面,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下降至中位價格700元左右,最低報價僅469元。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內地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醫藥板塊也整體受挫;二、新能源汽車熄火;在新能源汽車規劃的刺激下,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持續走強,但連續大漲後一度迎來跳水,也引發板塊的調整。

短期反彈延續機會仍大

回到市場中,指數午後下行已經放緩,權重以及部分題材股雖然分化但支撐依舊,疊加連續的反彈後出現的首次回撤,也順理成章。不過,指數一度的調整中,我們還注意到北向資金是持續流入的,這也說明雖然指數整理,但是風險偏好還是在回升中。展望下周,市場經歷此前調整後已經迎來反彈趨勢,而外圍不確定性因素也有望盡快落地,在三季報落幕以及市場影響因素放緩之際,指數短期的反彈還有延續的大概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