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攬炒派議員不斷叫囂、濫用規程,導致個半小時的會議兩度休會,僅3名議員有時間提出質詢。攬炒派「鬧辭」後,昨日的答問大會與去年截然不同:建制派不同板塊的議員不僅紛紛向行政長官指出市民關心並急需處理的問題,同時積極建言獻策,包括採取強制檢測等措施盡快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清零」、提振經濟,為香港日後的發展奠下更穩固的基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房屋或土地發展
鄭泳舜(民建聯):希望政府承諾在明年年中前將劏房租管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讓租津和劏房租管可同時落實。
行政長官:由於需要草擬及研究,很難在此承諾在看完報告後兩三個月可提交草案,但一定會盡快。雙軌並行,是一個我會堅持、爭取的方向。
郭偉强(工聯會):政府如何確保能落實《長遠房屋策略》的要求,並平均每年供應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行政長官:我會親自督導,按着這些時間表建屋。我們不能每年平均「起貨」,但當有土地在手時就會盡量追,加快建屋流程。
劉國勳(民建聯):希望政府重新規劃或審視邊境一帶的濕地、農地,以增加香港土地供應。
行政長官:北區有很大發展潛力,但亦有很大限制,必須在保育和發展中取捨,而目前亦有一些口岸地帶可供發展,如今次優化重建皇崗口岸便可釋放20公頃已經發展的土地。
提振經濟
姚思榮(旅遊界):特首會否重啟跨政策局的統籌小組,協助旅遊業界復甦和解決未來發展的問題?
行政長官:我很願意親自擔起這項工作,下次訪京亦會爭取與新任的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長會面,希望他繼續支持本港旅遊業。
張華峰(金融服務界):希望互聯互通可擴展至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及其他金融產品,亦希望政府積極向中央政府爭取讓香港的券商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推廣業務。
行政長官:加強互聯互通要小心行事,也會在研究各項專業服務進入大灣區時,爭取降低門檻。
防控疫情
陳恒鑌(民建聯):政府應更嚴格控制疫情,並安排指定車輛接載入境人士到指定酒店。
行政長官:目前已實施特定群組的強制檢測,若有需要日後也會擴展至其他高危群組。政府會積極研究,為在高危地區回港的市民安排指定車輛去指定酒店。
林健鋒(商界(第一)):疫苗何時到港?
行政長官:任何政府都很難給出一個時間表、路線圖。我再次呼籲大家嚴守防疫紀律。
田北辰(「實政圓桌」):政府應統一機場的檢疫測試,並安排專車送從高風險地區的入境者到指定酒店,及規定他們在半小時內啟動檢疫的電子手環。
行政長官:政府正積極研究該兩項建議。
疫下支援
馬逢國(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希望政府能在疫情下為業界提供即時支援措施。
行政長官:演藝業界較多自僱人士,我們現在盡量精準防疫,盡量讓他們繼續營業。至於如何即時幫助這個群組,我會請政務司司長再研究。
謝偉俊(九龍東):在目前疫情及經濟衰退下,希望政府修例,准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應急。
行政長官:「救近火」時也要考慮長遠影響,強積金政策原意是作為退休保障其中一條重要支柱,若現時貿然拆去這條支柱將會有很大影響。施政報告已就中產提出多項其他支援措施。
其他
葉劉淑儀(新民黨):不少外傭來港後以各種理由轉工,加上中介費用高昂,長期困擾中產人士。因此,若外傭來港後三個月內轉工,希望政府豁免由僱主支付機票等費用。
行政長官:會認真檢視及研究外傭相關政策。
陳健波(保險界):希望政府所有部門全面檢討過時和重複的程序,並進行改革。
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有提及公營部門改革,我今日會會面所有部門首長,傳達有關要求。
張宇人(自由黨):要求政府制訂輸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新機制。
行政長官:政府會與業界理性溝通,商討能否局部放寬海外醫生的執業門檻,例如先容許在海外註冊的港人醫生回港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