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俊威)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計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透露,正與廣東省敲定計劃細節,初步構想是合資格人士每次入境內地,可連續停留不超過30天,及每年在內地停留的累計日數不超過180天,相信可滿足市民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的需求。
陳帆指出,下月27日開通的「屯門-赤鱲角隧道」,為本港帶來契機,有助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計劃。現時香港私家車往來香港與廣東省,需取得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但在新計劃下,香港居民將可在無須配額的情況下,駕駛私家車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
每次可北上不超過30天
他表示,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政府敲定計劃的實施安排,視乎粵方意見,初步構想是參加計劃的合資格人士,每次入境內地後可連續停留不超過30天,而每年在內地累計可停留不超過180天,相信建議足以滿足香港居民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的需求。他們的目標是盡量簡化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當與粵方達成協議後,會適時公布詳情。
有關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方面,陳帆解釋,香港機場與珠海機場合作已久,珠海機場從2006年啟用至今,無論質與量均有大幅躍進,由最初僅服務5間航空公司,增至現時31間,航點由18個增至86個,乘客量由78萬提升至去年的1,230萬人次。同時,港珠澳大橋的啟用令來往兩地的時間大大縮短,為兩機場的進一步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他說,新計劃可擴大服務兩地乘客的腹地,而加強多式聯運的安排可令兩機場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加強大灣區整體的客貨運競爭力及通達性。特區政府感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的支持,促使結合珠海機場約80多個內地航點與香港機場超過170個國際航點,進一步擴大兩機場的網絡覆蓋範圍,達至互惠互利及共贏,驅動兩地的長遠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