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扶貧辦:今後五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0-12-03
■在脫貧攻堅戰略引領下,陝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的村民日子越過越好,還搬進了移民安置社區內的新樓房。 新華社■在脫貧攻堅戰略引領下,陝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的村民日子越過越好,還搬進了移民安置社區內的新樓房。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近期,內地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12月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內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了「絕對貧困」,下一步將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今後五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而且,主要的政策措施不會「急剎車」。

主要政策不能「急剎車」

歐青平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內地脫貧攻堅的目標是消除絕對貧困,但是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並不意味着貧困問題就不再存在,相對貧困還將長期存在。根據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決定,內地下一步要從集中資源搞脫貧攻堅,轉向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主。

「今後五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歐青平還強調,主要的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無論是幫扶的資源,還是幫扶的力量,總體保持穩定,重點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幫扶機制。初步考慮,將在西部地區已經脫貧摘帽的縣中再選擇一部分困難的縣,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內生發展動力。

歐青平提出,為切實防止返貧致貧,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亟需建立實施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變事後幫扶為事前預防與事後幫扶相結合,及時發現風險,及時落實幫扶,實現貧困人口動態清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監測對象入信息系統管理

在監測對象方面,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已脫貧但不穩定戶和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都納入監測範圍。同時,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幹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要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同時,還要繼續強化各方面社會幫扶力量。」歐青平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