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參考內地防疫成功經驗 提振香港經濟必先抗疫

2020-12-10

盧錦欽 福建省政協委員 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

控制疫情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的施政報告的重要內容。當中提到一系列政策,包括逐步有序恢復粵港人員往來並支持確保新冠疫苗供應香港等,所有措施要得到順利開展,前提是香港能否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成功「清零」。

防疫抗疫仍是特區政府當前的頭等大事,以盡快恢復通關為目標。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所言,香港當務之急是需要進行全民核酸檢測,這樣才能把新冠肺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分開,及時切斷感染源。香港疫情一再反覆,主要原因是入境檢測層面有漏洞,未能確保所有從機場入境人士在「封閉的管理」完成檢疫,無症狀的輸入性個案進入社區就形成隱形傳播鏈。不然的話,失業率會繼續攀升,對經濟發展會更不利。

由於與內地無法通關,本港許多商戶苦不堪言,貿易、零售、旅遊等業界均受到重創,失業率不斷上升,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大刀闊斧為全港市民推行強制全民檢測,找到源頭不明的個案,切斷社區傳播鏈,盡早達至「清零」要求,既讓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得到確切保證,以短時間的「封城」措施換取民生及經濟提振。

內地在嚴控疫情的努力下,復工復產成效明顯,經濟已快速反彈,相信是在2020年唯一有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因此,筆者認為,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下定決心參考內地防疫成功經驗,推行強制檢疫,並通過「健康碼」互認,有利於追溯感染源頭。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早前「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超過170萬名市民免費提供了病毒測試,並為疫情期間立法會的平穩運作保駕護航,這些舉措切實維護了香港的安定繁榮,與每一位香港市民都息息相關。今次在施政報告中,公眾再次體會到中央政府為支持香港確保疫苗供應,同意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這再一次切實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必將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使香港更全面地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假如香港未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不能恢復與內地、外地的人員流動和本地活動,各項有利民生和經濟的措施將難以開展。作為工商界代表,我們同意重ㄧg濟路線圖:第一步,要求所有港人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檢測;第二步,持續監察並進行全民抽樣檢測;第三步,逐步開放旅遊。因為只有盡快恢復飲食業、旅遊業、零售業正常的經濟活動,才可以重新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同時也需要全港市民通力合作。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社會動盪和經濟萎縮,市民最希望看到香港經濟的前景。希望在接下來的施政運行中,可以看到香港政府和立法會之間可以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打好抗疫戰,同時更好地體恤民情,促進香港盡快恢復經濟,更好的為民服務。

筆者確信,施政報告昭示荅S區政府將竭力恢復經濟、開創就業機會、增加培訓等各種舉措,這份施政報告在經濟發展上茪O鞏固和提升香港優勢,在民生建設上力求解決眼前和長遠的社會問題,讓香港社會在去年社會事件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砥礪前行,重新出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