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齊心抗疫迎通關

2020-12-10

陳鏡秋 鱆虪型F協委員 九龍社團聯會副會長

新冠肺炎從年初至今,在世界曼延,在香港同樣影響茈咱薊漱u作和生活,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的影響,盡快結束疫情,盡快恢復兩地通關及與鄰近疫情相對不太嚴重的國家互認「旅遊氣泡」是當今香港的主流民意。為實現五中全會提出的「雙循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其中的關鍵是香港市民和政府同心協力防止疫情的惡化。

首先政府必須下定決心,一方面嚴格執法加強巡查檢控,另一方面要求全民檢測及推行香港「健康碼」。鑒於本港疫情反覆,團體以電話訪問了4552名年滿18歲的香港市民,73.5%受訪者贊成政府應推行強制全民檢測;74.4%贊成強制全民檢測配合港康碼實行,亦有76.9%的人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費用應免費。盡快找出隱形病人將疫情限制較低水平,甚至「清零」。

抗疫應以「清零」為目標盡快實行全民檢測,由於人群聚集仍是社區傳播的最大風險,加上抗疫疲勞以及無症狀感染增多,市民防疫意識有所松懈,政府更要主動承擔更多防疫責任,加強宣傳萬眾一心抗疫。以本地個案「清零」為目標,加強對特定行業高危人群的病毒檢測,從而盡快推行全民強制檢測降低檢測費用,為把個案「清零」創造條件。

疫情減緩後,最逼切的是與內地盡快通關。恢復人流,以振興香港經濟。從而把握歷史性機遇,提升優勢,積極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是本港與內地關係密切,不少市民需往返兩地經商、生活、探親,疫情減緩甚至「清零」,為實現通關創造必要的條件;二是解決目前香港經濟不振,失業率增高,房市、商鋪蕭條,大量企業瀕臨倒閉,引入人流解燃眉之急;三是香港必須上下一心,齊心抗疫,保證一個低水平 的確診數字,為己、為人、為港,通關才可成事,經濟才可以盡快復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