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無疑帶給人身體和心靈上的創傷。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但改變了歐洲原來的板塊和面貌,還給人們的生命帶來無法想像的衝擊。藝術家利用他們筆下的線條、色彩、風格與結構呈現內在翻天覆地的情緒,記錄了一個個破碎的心靈再次得到重生的歷程。「新巴黎畫派」就匯聚了一眾於1944年巴黎解放後漸露鋒芒的藝術家,在各人迥然不同的創作中,讓觀眾看見他們對世界統一的盼望。■文、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苡楠
疫情堵塞了人們的心靈,也彷彿遮擋了未來的曙光。畫廊Villepin繼首次帶來的展覽《友誼與融合》之後,再次迎來了新的畫展《來蘇之望:新巴黎畫派》。回看過去生活帶來的種種危機,人們都終究從藝術找到了靈魂的出口與重生。畫展由即日起至明年4月23日將帶領觀眾隨「新巴黎畫派」藝術家的作品,感受二戰過後的創傷與絕望,並一同在畫作中燃點對生活的期盼。
顛覆看世界的視角
據介紹,1945後巴黎進入了一段藝術復興時期,湧現了一批非表象派畫家,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彼埃.蘇拉吉、喬治.馬修、漢斯.哈同、尼古拉.德.斯塔埃爾、尚.杜布菲、讓-保羅.里奧佩爾以及趙無極等著名藝術家匯聚於巴黎,表達了對和平和友誼共存的強烈信息。「我們活在充滿危機的環境中,與二戰後的生活無異,很多人都感到迷失,需要新的方向和指引。」畫廊Villepin創辦人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為本次畫展給觀眾精心挑選出二十件「新巴黎畫派」領軍人物的畫作,它們除了展示生活的美,同時顛覆了看世界的視角,讓觀眾在生活中發現新的選擇。
縱使年輕的潘雅德沒有經歷過戰爭,出生也離二戰時期甚遠,但作為法國人的他,相信在成長、教育以及在收藏藝術品的經驗中,對於「新巴黎畫派」的作品有一定的共鳴和深刻的感受。 「這是一批充滿希望和信念的藝術作品。」潘雅德認為「新巴黎畫派」正正將文藝復興的作品和當代藝術距離拉近,更重要的是將人和人連結起來。而「新巴黎畫派」作品創作的純粹,從來沒有與收藏家、政治等因素掛u,容易被世界上每一個人理解,因為它們創作者都是戰爭的見證或者受害者,急切尋找曙光,擁有共同人性在危難之中的追求與表達。「在粗暴的創作和姿態中,觀眾能在作品堶惇搢ㄧg歷過二戰時期的藝術家正在尋找一種神秘且屬於自己的創作語言,與紐約畫派及美國抽象主義抗衡。」潘雅德提到,這一批藝術家不單單刻畫內心情緒,也有展現了強烈希望與世界重新建立關係的慾望。「即使每個藝術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但他們都有共同的反思,在各個作品的細節中就能找到共同的連結。」潘雅德說。
作品體現時代共鳴
潘雅德提到畫展中,漢斯.哈同創作於1956年的作品《T1956-23》是其中一幅最喜歡的畫作。此作品以綠色作為底色,觀眾能看見藝術家一筆過從畫作中的底部豎起藍色和黑色、粗獷的線條一同往上描繪,它們在畫中的中部和頂部相遇、合併,形成恍似一雙手在禱告的手勢,在祈求新的景況與重建。畫作沒有任何修飾,卻深刻表達了藝術家堅定的追求。
「這是漢斯.哈同內在爆發出來的能量,無法掩蓋的真實,也是對希望的渴求。」潘雅德再舉例喬治.馬修創作於1989年的作品《波哥大兒童對死亡突擊隊的無聲控訴》,那一年他聽到來自大西洋的噩耗,整個環境和他的心一同步入黑暗時期,讓他深受打擊。從畫作中的色彩與粗暴的線條,足以讓觀眾感受藝術家當時永不止息的嚎叫。潘雅德形容這是喬治.馬修抒情抽象的作品,因為他將暴力和創傷一一寫進他的畫作當中,觀眾在觀賞的時候就能感受它沉重的情緒。「作品是一面鏡子,在反映藝術家的內心和社會的現況。」潘雅德認為作品不但針對那個時代以及藝術家的想法,同時也能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嶄新的觀感以及一種宣洩,能在當中引起共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