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環球金融集團行政總裁曾永堅
中國官方發布表現正面的經濟數據以及人民銀行昨天超額進行9,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皆未能顯著激勵A股表現。滬深股市全日維持悶局,上證綜合指數終盤微跌0.06%,報3,367點,深成指終盤則升0.52%,而創業板指升1.18%。滬深兩市成交為7,096億元,按日持平。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一系列11月主要經濟數據,綜合其表現,11月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整體復甦動力持續,今年四季度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值得留意的是,經濟增速率放緩,表明經濟已進入疫情後時代的平穩運行時期。中外疫情形勢發展的差異,使外需高企持續,成為當前中國經濟回暖的主要動力。
11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7%,符合市場預期;今年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2.6%,亦符合市場預期;但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5%,則略低於經路透調查市場預期的5.2%。儘管如此,今年11月消費和首十一個月投資均達今年內最高水平,而工業則為2019年3月以來最高點。
地產投資增長料放慢
中國出口的持續高增長以及企業主動補庫存屬推動工業增加值增長的主要因素。工業增加值的持續高增長,將進一步拉動相關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動力,令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可望於2021年首季度實現正增長。投資方面,地產投資依然屬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動力。隨着官方對融資政策的收緊疊加,未來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屬大概率事件。
至於消費表現略不及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源於相對較高的基數,去年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差不多屬當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二,儘管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但隨着各地零星案例的出現,今年11月後,居民對於外出聚餐仍顯得相對謹慎,導致餐飲業按年下滑0.6%。(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