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標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家民族歸屬感,這是中央和香港各界高度重視、關心的問題。強化愛國愛港社團在港辦學、加強與內地合作在港辦學,正是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香港愛國學校是培養認同國家民族、建設國家和香港人才的搖籃。但是,目前香港愛國學校數目,包括中小學、幼兒園在內,總共只有17間,在全港近1,000間中小學、900間幼兒園的比例中微不足道;香港的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會辦學佔有財政、教育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設立了不少歷史悠久的所謂傳統名校,愛國學校與之相比,更處劣勢。
所謂傳統名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上並不積極,在反國教、非法「佔中」、修例風波中,屢屢有不少所謂傳統名校的師生參與反中亂港的政治活動乃至違法暴力活動,更凸顯積極支持愛國愛港社團在港辦學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小學)早在2012年就開設了國民教育科,這在全港學校中為數不多。香港需要開辦更多愛國愛港學校,正向引導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發揚與內地交流學習的優良傳統,播下更多愛國愛港的「種子」,更有力爭取香港人心回歸。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重任,在港開辦愛國學校更關乎「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特區政府要從國家民族、「一國兩制」長遠發展的大局出發,支持愛國愛港社團在港辦學,不僅要令教育局的審批公平透明,還要簡化審批程序。
香港回歸祖國已20多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內地合作也是香港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一方面,有不少香港年輕人殷切希望到內地升學,為拓展前途未雨綢繆;另一方面,內地駐港機構越來越多,駐港機構人員的子女,不少也希望接受內地模式的教育,在港開辦內地模式的學校,需求日益強烈。
由香港愛國愛港社團與內地優質教育機構,例如清華附中、北師大附中等共同合作在港辦學,不僅可為香港年輕人、內地駐港機構人員子女提供更多優質、多元化的升學選擇,而且能加強香港和內地教育的接軌,有利改變香港的教育生態。
這需要特區政府有前瞻性的目光,迎難而上,推動教育政策改革,給予本港和內地合作在港辦學一視同仁的待遇,以適應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形勢,由教育着手,更好地把香港與祖國構建成為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