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擔政協之責,傳兩會之音,在自身建言資政的同時,積極思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可行之策,踐行推動廣大青年學思貫通、知行統一,培養「一國兩制」事業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1月27日)在聽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述職報告時指出:「香港由亂及治的重大轉折,再次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隨後,在近日備受關注的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報告中也明確表達了要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履行政協重任,表達堅定立場,他強調,堅決擁護和支持全國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冀香港抓住機遇,重新出發。
完善選舉制度刻不容緩
龔俊龍身居香港,有感於近年來利民政策推行嚴重受阻,意味深長的說道,「近年來選舉產生的部分選舉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公然勾結外國政府,針對國家,以『黑暴』 、『選舉攬炒』等手段癱瘓特區政府施政,諸如此類的一系列事實證明,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存在着漏洞和缺陷,已危害香港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如果不完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香港將永無寧日。因此,『愛國者治港』必須落實在制度上。一定要完善選舉制度,確保香港特區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組成人員,以及重要法定機構的負責人等,都由真正的愛國者擔任。」
他表示,「愛國者治港」必要且及時,是「一國兩制」的根本原則和核心要義。完善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在內的選舉制度,是確保「愛國者治港」得以落實的制度性安排;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香港長期穩定發展的必要之舉;也是確保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有效治理的當務之急。「同時,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具有毋庸置疑和不可挑戰的權威性。」他續指,政治體制問題是中央事權,中央擁有決定香港特區設立及其制度的憲制權。面對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出現的漏洞和風險,中央從憲制層面修改完善相關制度,是其權力和責任所在,完全符合憲法和基本法的有關規定。
他擲地有聲的話語明確表達出,在香港由亂及治的關鍵時期,反中亂港分子必須出局,為了廣大市民安居樂業、香港繁榮穩定,「愛國者治港」勢在必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兩會今天圓滿閉幕,龔俊龍於會議期間不斷傾聽學習,他為國家的發展進步感到自豪與驕傲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加深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思考。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四點令其印象頗深。首先是中央實事求是、直面困難的精神,對中外政經形勢預判準確,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鼓舞人心。其次,在保市場主體上又提出更強有力的措施--減稅降費、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擴大開放市場等,「我有信心,未來市場活力將得到釋放,這也將更有力地推動經濟穩定增長。」此外,在關注民生方面,國家提出的保障民生政策強而有力,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濃厚民生情懷,彰顯出中國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而支持港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提案,讓他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應堅定目標,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發揮香港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發展促進香港民生的改善。
然而,港青融入灣區,目前仍存在着物質與心理上的多重問題有待解決。龔俊龍認為,吸引香港青年到內地工作,是培養「一國兩制」事業接班人的重要舉措。香港青年不願意赴內地就業創業,除了一些人對內地有偏見、存在抗拒情緒之外,還有以下兩點因素:一是不適應內地的職場文化,受傳媒等影響,他們普遍認為內地職場是「關係文化」,需要對領導阿諛奉承等;二是內地的收入在扣除個人開支以及交稅之後,普遍比香港要低。因此,他建議,可在粵港澳大灣區選擇一兩地區建立香港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體驗基地,劃出特定區域或若干棟大廈及小型住宅,以低租金專門提供給香港大學畢業生前來就業創業使用,每吸引一位香港大學畢業生前來就業創業,就提供一定數額的創業金和經費補貼,為香港青年提供多種多樣的職業培訓和稅收等政策優惠,多方面多層次培養香港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