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字埵瘨﹛j翻譯真難

2021-03-23
●舊書真理在。 作者提供●舊書真理在。 作者提供

黃仲鳴

北宋隱逸詩人林逋有兩句詩:

滄洲白鳥飛

山影落清暉

有英譯大家將之翻成:

On Ts'ang Chou's high mountain the shadows fall;

The birds wing their way to rest.

如此譯法,笑甩大牙。香港赫赫有名的翻譯大家林以亮在《林以亮論翻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中指,這埵酗@個最嚴重的錯誤。「滄洲」並不是地名,「滄洲」(林沖刺配去的滄州)才是,這堛滿u滄洲」是沙地,查一查《辭源》就可證實。可惜,那些對中國詩既不熟悉,對中國史地更只知皮毛者,又怎能譯得準確?

日本現代外交官小棯良(1888-1971)諳熟英、中語文,曾英譯《源氏物語》和《李白詩集》。林以亮指,他把李白「風流」中的「流」看作「流水」,「風流」譯為wind and stream。又把「揚州」的「揚」看作「楊柳」,譯為willow valley,這比誤滄洲為滄州還要荒唐。

以前,最愛看林語堂的英文著作,但自從看了他英譯張岱的《揚州瘦馬》,便覺譯事之難。《揚州瘦馬》用字淺簡易明,可林語堂就譯不出那種神韻。只見「瘦馬」姿態而譯不出箇中味道。他有篇《論翻譯》,認為譯者所依賴的是:(一)對原文文字及內容上要有透徹的了解;(二)要有相當國文程度,能寫清順暢達的中文;(三)譯事上的訓練,譯者須對翻譯標準及技術的問題有正當的見解。林以亮說,這理論看上去平平無奇,卻是「深中要害」,非常合乎實際,遠較那些討論直譯與意譯,信、達、雅的空調理論來得有用而具體。沙弗萊在他的《翻譯與藝術》一書中提到:一個良好的翻譯工作者應具有的條件有三:(一)對原文的理解力;(二)對本國文字的操縱力;(三)同情心、直覺、勤勉和責任感。他所提的三條件與林語堂可謂「不謀而合」。所謂「同情心」,是指譯者沒有「衷心發生共鳴,和作品中人物共同燃燒」,沒有一種「強烈的喜愛」,那麼他已經注定非失敗不可。至於「直覺」,更可以包括在第一和第二項下。一個翻譯工作者,如果對外國語文的字埵瘨〞熒N義和本國文字的風格、具體字眼的選擇上,沒有一種天生的直覺判斷力,那他等於在逆水行舟,可能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勤勉」和「責任感」更不在話下,根本是每個譯者所應具有的必備條件。有時,即使譯者的能力不如理想,那麼勤勉足以補拙,責任感更使他戰戰兢兢,可能避免了不少明顯的錯誤。

不過,我始終認為,這只是「態度」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對兩種文字的熟悉程度,和兩國文化的理解,否則,那只會瞎子摸象,摸不到真確之處。

林以亮1940年畢業於燕京大學西語系,英文頂呱呱不用說,曾專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與夏志清、張愛玲、錢鍾書有深交。夏志清寫《中國現代小說史》,林以亮便「推薦」了張愛玲和錢鍾書。林以亮可說是張、錢二人的伯樂。

年輕時擁有《林以亮論翻譯》,可惜已不知「花落誰家」了。近日,在學校圖書館的舊籍部找到此書,喜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