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揭開美國污衊中國的原因(上)

2021-04-13

黃錦輝教授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權研究會於4月9日發表《美國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報告,指出美國一直自詡支持人權,並時常借此旗號對外動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在世界不同地方發起超過200多次大大小小的武裝戰爭,大多都是美國一意孤行的侵略行為,當中軍人及平民百姓死傷無數,造成各地嚴重財物損失、家破人亡,慘不忍睹。再者,美國除了大動干戈之外,亦發起過多不勝數的經濟侵略戰爭,其災難性與武裝戰爭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發展強勁引美國猜忌

自二戰之後,美國一直視中國崛起為隱憂,所以不斷地拉攏盟國,挑起地緣政治紛爭。據報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於2010年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然而,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近日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指出,中國於2028年將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當然心知不妙,所以在過去二十多年華府一直無所不用其極,透過不同戰略,企圖阻止中國後來居上,爬頭充當「經濟一哥」。因此,美國長期視中國為眼中釘,這是不爭的事實。

2003年美國帶頭與盟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過聯合國安理會的反對決議,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侵襲。然而,事件直至今天美國還未能找到任何證據,可是戰爭已導致超過10萬伊拉克人死亡。時任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更於2016年公開承認當年英國攻襲伊拉克是犯了大錯,並指出當時美國所謂的殺傷性武器是未經確實的。結果伊拉克戰事令美國被全世界人責罵,其「人權使者」的光環也大大褪色。前車可鑑,美國自此採用迂迴的戰術,聲東擊西,透過國際傳媒,大打「開口牌」,公然出手打擊中國政府及企業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筆者質疑美國的行為的成效,並且認為該等行為勞民傷財,損人不利己。

退出「氣候協議」推卸國際責任

2009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美兩國在未來10年(即2010至2020年)的碳排放量的問題上各持己見,爭拗激烈。原因是碳排放是工業生產所造成的,因此限制碳排放量變相限制工業生產量,此建議對中國發展不利。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只是想藉此機會,企圖拖垮中國經濟發展。最後,在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強力推動之下,美國、中國、巴西、印度及南非於會議最後發出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聲明。矛盾的是美國「只許自己放火,卻不准他人點燈」。2017年中國支持「巴黎氣候協議」,不過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以「阻礙美國經濟發展」為理由退出協議。

特朗普任美國總統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2018年,特朗普以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行為」,導致美、中貿易逆差不斷擴大,以及強迫技術轉移到中國為藉口,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中國商務部推行反制措施,對價值340億美元的美國輸華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豆。中美貿易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關稅戰至今還未平息,實際上雙方兩敗俱傷,美國並無佔到太大便宜。 (未完,明日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