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台青捐贈陸青骨髓 疫境完成生命接力

2021-04-15
● 台胞捐贈造血幹細胞輸入大陸患者。 受訪者供圖● 台胞捐贈造血幹細胞輸入大陸患者。 受訪者供圖

4月7日,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下稱:南京明基醫院)、中華骨髓庫、慈濟骨髓庫、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團隊、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協助下,一位台灣男青年的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到一位江蘇男青年患者體內,這是首例台灣慈濟骨髓庫冷凍造血幹細胞捐獻大陸的案例。4月14日,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對此表示,這次骨髓配對移植手術成功,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彰顯了兩岸同胞大愛,充分說明兩岸同胞是血脈交融的一家人。

陸青患血癌危及生命

4月14日,28歲的高先生正在南京明基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層流病房裏進入術後恢復期,他將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度過排異、抗感染等關卡後,恢復健康。

南京明基醫院為台資醫院,於2008年5月12日開業,有病床1,000張。該醫院憑借台灣的醫療服務理念、資深的兩岸專家團隊和人文的診療環境等獨特優勢,在強手如林的南京已深深扎根。

此次南京明基醫院血液科接取、回輸來自台灣慈濟骨髓庫的冷凍造血幹細胞,為該院血液科成立以來的第一例,也是大陸首例。

2020年4月,27歲的高先生出現牙齦出血、身上瘀斑,被當地醫院確診為高危型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又稱血癌)。經多次化療後,檢測發現有T3151基因出現突變和耐藥,已危及生命,醫生告知必須盡快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雙方幹細胞配型成功

高先生是家中獨子,父親年邁。心急如焚的高先生向南京明基醫院求救。醫院在大陸多方配型不成功的狀況下,緊急向台灣慈濟骨髓庫發出加急比對配型申請,找到了一位HLA匹配的27歲台灣青年配型成功。

2021年2月19日,高先生於南京明基醫院,做移植前準備。

但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兩岸捐贈幹細胞的運送途徑已在2021年2月1日後中斷。南京明基醫院明基道培血液病中心李東主任說,他們向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團隊和李政道博士求助,在兩個國際著名團隊的傾力援助下,在中華骨髓庫、慈濟骨髓庫多方溝通協調後制定了冷凍幹細胞的運輸方式。

33小時飛越1000公里

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奠基人與不斷推動者,是跨越兩岸三地中華造血幹細胞協作組的發起人與領銜人。2001年,陸道培院士、李政道博士曾攜手協助完成蘇州白血病患者陳霞移植的台灣幹細胞捐贈,在20年後他們再度攜手,促成首例台灣冷凍幹細胞對大陸的捐贈。

3月25日供者在台灣慈濟醫院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慈濟骨髓庫隨即對造血幹細胞進行分袋,並放入-196℃液氮中冷凍處理,由專用液氮罐保存、運送。

經過33小時,飛越1,000公里,這場跨越海峽的生命接力,使得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台灣青年與被挽救生命的大陸青年血脈交融。■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