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港澳同胞出錢出力援抗戰

2021-06-02

香港在中國人民抗日鬥爭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曾是華南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心。抗日戰爭爆發後,香港市工委和香港海員工委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港澳地區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此外,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出錢出力支援抗戰,千餘人回國參加東江縱隊。

香港各階層民眾自始至終關心和支援祖國抗戰。「七七事變」後,在香港以援助抗戰為宗旨的社會團體紛紛成立,廣泛開展活動募集捐款。從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香港學生賑濟會通過街頭賣花、賣物會、義唱、義演、節食活動等方式,募集兩萬餘港元。

1938年10月,香港同胞將慶祝「雙十節」宴會款項改作捐募寒衣,香港76個商團聯合募集寒衣36萬件。其他賑濟團體、學生界則舉行贈旗募款,採購寒衣及防毒面具。1938年年底,香港九龍新界司機總工會的工人師傅,走遍港島、九龍和新界,籌集四千餘港元購買了前方急需的救護車及藥品,開車前往桂林捐獻給八路軍。

1939年初,按照宋慶齡的建議,香港的幾個婦女團體募集了4,500多種中國藝術珍品,運至紐約、巴黎和倫敦出售,所得收入用於中國的醫療救濟事業。

此外,1938年8月起,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先後組織了15個工作隊、12個服務團隊、兩個劇團及一個政工隊共500多人回到東江。他們廣泛深入東江城鄉,慰問飢寒交迫、傷病侵擾的同胞,發放救濟糧食和衣物,免費給傷、病員治病,鼓勵受難的同胞行動起來,保衛家鄉。

據不完全統計,從東江人民抗日武裝建立,再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先後參加東江人民抗日武裝的港澳同胞和華僑子弟有1,000人以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