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新鴻基基金策略師梁健兒
上周本欄向讀者深入介紹通脹掛u債券(iBond)的具體資料及認購策略。第8批iBond上周五已截止認購。政府公布,今批iBond共獲得71.7萬人認購、涉資545.8億元,發行額將會提高至200億元,初步推算每手僅穩獲2手。有讀者上周電郵本欄亦指出,iBond認購反應熱烈,相信未能全數獲分派所認購的數量。因此,希望本欄可以提供其他與iBond 相近的投資建議。
iBond是一種浮息債券,息率以付息日的最近6個月平均按年通脹率計算,並提供2厘保證利率。以本港過去半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幅未曾高於2厘而推斷,短期內iBond的息率只有約2%。然而,低息及經濟逐步改善,通脹回升的日子將愈來愈近,增加通脹掛u債券的吸引力。
環球或亞洲債券基金可供選擇
不過,據以往分派情況來估計,料每人最多獲派3至4手。若投資者希望將未能成功認購的款項轉投至其他相近的投資工具,考慮到零售投資者的本金不多,加上,直接投資單一債券的入場費一般高達10萬至20萬美元,而且未能分散風險。因此,環球或亞洲債券基金可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放眼環球通脹情況,隨茯國經濟復甦,當地通脹壓力於第二季明顯上升,美國4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按年上升3.6%,核心PCE指數按年上升3.1%,創近30年來最高,升幅高於預期及聯儲局2%的通脹目標。而最新公布5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5%,核心CPI按年升3.8%,兩者亦高於市場預期。為管理市場的通脹預期,聯儲局的立場或會轉趨鷹派。一旦當局考慮加快加息或收緊量化寬鬆措施,或可能衝擊債市表現。
富蘭克林浮動息率基金表現佳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一般政府和投資級別企業債券的投資評級較高,但存續期亦較長,即其價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較高。相反,債券存續期愈短,其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則較低。因此,投資者可留意一些存續期較短的債券基金。例如富蘭克林浮動息率基金。基金約80%投資於美國市場,當中一大特色是債券持倉的平均存續期短,只有約1年,意味對息率敏感度低,適合預期加息的環境。不過,組合投資高收益債為主,雖然年度化派息高達4.6厘,較iBond的息率更吸引,惟高收益債的違約風險較高,表現亦較容易受股市波動影響。雖然如此,基金年初至今回報達5.2%,表現不俗。
若投資者較看好亞洲市場,短存續期的債券基金選擇則可留意光大焦點收益基金。基金集中配置約數十項投資評級債券,平均信貸評級達A-,期權調整修正存續期約1.86年。資產分布以銀行(15%)及地產發行商(13%)為主。地區分布上,單是大中華地區已佔48%,其餘約35%為其他亞洲地區,當中又以韓國佔比最高,達13%。
不過,基金亦有約17%投資於歐洲、澳洲及美國債券。基金早前取得晨星5星評級,年初至今回報約1.6%。不過,基金只提供累積類別,並無每月派息。